【药物组成】水银30g、朱砂15g、雄黄15g、皂矾18g、白矾30g、火硝30g。
【常用剂型】作散剂使用。创面浅小,有脓苔及坏死结者,直接散于疮面,每日换药1次,有窦道脓水淋漓者,用药线蘸少许稀释品插入底间部;疮面大,剧痛者,用膏剂涂于纱布,贴于患处,每日2~3次;慢性久不愈合的溃疡,用散剂,隔日换药1次。
【功效主治】具有拔毒、祛腐、生新的功效。主治疮疡溃后,疮口坚硬,肉暗紫黑等症。
【适用人群】
◎用于痈疽疮毒溃后脓少,腐肉不脱,新肉难长等症。
◎现代临床多用于体表溃疡、顽固性窦道、淋巴结核、肛瘘术后盲腔、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切口感染、四肢开放性损伤合并感染等。
【禁忌人群】
◎剂量不宜过大,每次外用最好不要超过0.1g。
◎凡有肾脏疾患,特别是肾功能不全者,皆禁用。
【煎服禁忌】
◎该方剂有毒,只可外用,切不可内服。
◎用药时间要尽量缩短,腐去即止。
【日常禁忌】
◎治疗期间,忌食辛辣燥热之品,如火锅、麻辣烫、烧烤、卤制品等,慎食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
◎禁忌饮烈性酒类,慎食肥腻甜食。
◎注意气温变化,适寒温,避风寒、风热、暑热之邪外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