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继学利胆解郁汤
【组成】茵陈50g,柴胡、马齿苋、金银花、川楝子、延胡索各15g。
【用法】清水适量泡30分钟,然后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胆囊炎。症见右胁下作痛及压痛,经常向右肩背放射,恶心欲吐,反复发作,或者有黄疸病。

【方解】本方为广东名老中医任继学的经验方,此方适用于肝郁不伸,湿热内蕴,肝失通降者,故用柴胡疏肝解郁,茵陈利胆清热,银花清热解毒,川楝、延胡索泄肝镇痛,马齿苋是治疗湿热下痢之要药,方中用之,取其凉血解毒之功。诸药合用具有疏肝解郁,清热利胆功效。
【加减】如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少阳证候者,加黄芩、龙胆各15g,清半夏10g;湿热证候者,加木通、青皮各15g,滑石75g,郁金30g;胆郁证候者去金银花,加砂仁壳10g,香橼皮15g。
【医案】何某,女,57岁,1986年7月10日初诊。右上腹痛向右肩背放射,反复发作,已3年有余,多在脂肪餐后诱发,曾多次用西药治疗无效,近日来疼痛加重,身热,身重,心烦,口渴不欲饮,皮肤黄染,尿黄浊,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而厚,脉弦滑,查B超示,胆囊壁欠光滑。证属湿热胆胀,予解郁汤加木通、青皮各15g,滑石75g,郁金30g,水煎服,共服11剂,症状大减,B超检查示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未见异常。又服6剂后,诸症皆除,随访1年未发作。
【方源】任继学.利胆解郁汤.中医杂志,1991,32(5):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