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黄精、生地各24克,夜交藤30克,苍术、白术各9~12克,青皮、陈皮各9克,甘草6克,当归、柴胡、广郁金、姜黄各12克,薄荷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作用功效】疏肝健脾,益气化瘀。
【方解】方中黄精甘平,入脾肺,填精髓,益气不燥,养阴不柔;佐以生地、当归、夜交藤以滋肝肾,益阴血;苍术、白术补脾健脾;青皮、陈皮理气破滞。诸药配伍为方,于理气之中益气,健脾之中通脾,养血之中活血,滋肝之中达郁,使邪去而正不伤,正补而邪不滞。故适用于肝气郁滞,横逆犯脾,兼有气虚、血瘀之虚实夹杂之迁延性、慢性肝炎。
【主治】迁延性、慢性肝炎,证属肝郁气虚者。
【加减】气虚明显者,加党参、黄芪;血瘀明显者,加丹参、鸡血藤。同时在运用本方与上方加味一贯煎时,若个别证状突出者,则略予加减。肝区刺痛重者,配用失笑散或金铃子散,肝区隐痛,绵绵不已者,配用芍药甘草汤;腹胀者加消胀散;食滞者,加焦山楂、六曲、生谷麦芽;便溏者,生地用量酌减;如谷丙转氨酶持续增高,波动较大,加升麻(重用)。隔日1剂,或服2日停1日。服药期间,一般不再服其它药物,以减轻肝脏的负担。
【疗效】多年使用,均获良效。
【来源】《浙江中医药》,1979(2),方药中方。
【附记】临床验证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