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要面子活受罪怎么办?如何克服死要面子的毛病
要面子是很多人的心理情结,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生活。有的人一辈子为“面子”所累,为了所谓的“面子”,他可以毅然决然地放弃很重要的东西,甚至包括爱情和钟爱的事业。
社会、家庭、环境等赋予我们的责任越来越重,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要面子的人自身偏偏还有那种“自己是个强者,不能比别人活得差”
的自我压力,于是,太多的压力、太多的欲望,带来了太多的负荷,人们普遍觉得很累。
有些人人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是为了一张“脸”,拼命地赚钱,拼命地往上爬,出没于高档场所,打扮得衣冠楚楚,目的不过是为了活得更人模人样,活得更高人一等,活得更有“面子”。
有些人吹牛主要是因为“面子”,所以在你面前大谈他曾泡过多少妞,曾赚过多少外快,曾和多少个名人、领导共进晚餐,有时候,宁愿死也不可以没有“尊严”。
为了尊严,人可以和最好的朋友翻脸为了面子,莱蒙托夫刚刚还在感叹普希金重名轻生,转眼之间就倒在同样决斗中的虚荣剑下;拿破仑多次蔑视婚礼的庸俗和繁缛,他的婚礼却比任何一个俗人都更加壮观。只要面子保得住,一切都不成问题。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位子、房子、车子、票子是社会有意无意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尺。为了虚无的面子,失去生活的乐趣实在不值当。如何摆脱面子的无形羁绊呢?
1.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
每个人应该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办事情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能贪图虚荣,生活中要把心态放得平和一些。
聪明的人,把别人的成功变成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不甘于平均主义,勤奋努力,努力工作,靠自己的劳动,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值得人们赞扬。愚蠢的人,不顾现实,只是追求面子,造成经济洁据,闹得家庭不和睦,妻离亲疏。李治因不满生活现状,有买车的想法并没有错,但是要讲究实际,量力而行。在与别人比较时,应该比学习、比工作、比贡献,不能抛开现实,胡乱比较心理学认为,有攀比心理和行为的人,不考虑客观实际,盲目追求过高的目标,最后心理会发生扭曲,丧失理智。
2.与人攀比的心理不要有,要比就跟自己的过去比。
人与人的生活经历不一样,所以没有绝对的可比性。只有自己与自己比,才能不断地激励自己,使自己永远向上。
某地的梁某,今年30岁,看到同事家的房子面积大,装修得非常豪华,自己也不甘示弱,暗中要与同事比个高低,结果不切实际地买房、装修。由于没有钱,只好贪污公款,最后因事情暴露进了监狱,把自己的大好前程给毁了。妻子也不能原谅他,愤然离他而去。他在监狱中痛苦地说:“是攀比害了我,我怎么这么糊涂啊!报应啊
3.不能死要面子。
爱面子本身不是坏事,其实还是好事呢恰到好处地爱面子,是说明你有自尊心与上进心,有一定的素养与追求;如果人不爱面子了,就没有了自尊心,也就不可救药了。但是如果是严重爱面子,就十分有害了,会使人变得自私、嫉妒、霸道与焦虑,甚至会使人走向极端,干出悔恨终生的事情来。
“死要面子活受罪”,正是对此种心态的极佳写照。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放不下自己的面子,“打肿脸充胖子”。本来是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也一味强,生怕被人瞧不起,说到底还是虚荣心在作怪。
有一个笑话,就是讽刺这种人的。
某客人来到五星级饭店。
客人:“你们这里有两尺长的龙虾吗?”
服务员:“先生,请等一下。”
5分钟后服务员:“对不起…”
客人:“一猜你们这种不上档次的地方就…”
服务员:“对不起,两尺一的行吗?”
客人:“…一猜你们这种不上档次的地方就没有正好两尺的龙虾。
这样吧,给我上盘青椒土豆丝。”
在现实中,总有一些人为了面子奔波一生,最后留给自己的还是烦恼一堆。其实,他们输的不是个人的能力也不是行为技巧,而是这个不名一钱的薄薄的脸面。其实,只要放下面子,早就万事大吉了。
4.炫耀心理不要有。
现实生活中,由于炫耀心理导致的悲剧无法计数。炫耀心理的另外一面就是攀比,造成自己的心理变态,最后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了,也不知道人应该追求什么了。其实,炫耀心理,正是无知与空虚的真实表现。
生活是现实的,不能有半点儿水分。炫耀心理只会使人变得虚假,变得铜臭味十足,人情味越来越少。其实,生活中,朴实无华才是最真实、最简单、最美好的。
5.听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上例中,对李治的错误,他的妻子没有指责,也没有怨恨,就像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一样,先放了一首以前李治爱听的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还给李治做了很多好吃的,为他斟了一杯酒,两人对饮起来。
李治看着善良的妻子,想着自己的“混蛋”行为,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他惭愧地对妻子说:“我真的太混蛋了,原谅我,好吗?妻子含着眼泪点点头,扑进了李治的怀里。
6.爬山锻炼身体。
爬山时你会看到很多白发苍苍的老年人,携手前行,精神饱满,乐观豁达,这时自己会感到极大的振奋,觉得人还是平和一些,把自己融入大自然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