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面子和尊严,面子和尊严人格的区别
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在为面子而活,他不仅活得很累,而且会因为寻求面子而迷失自己。反之,如果一个人敢于丢下面子,让自己的心中少一份虚荣,多一份真实,则可以活得更开心、更淡定、更幸福。
世人相处,最看重的就是面子,所以才有“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的说法。关于面子问题,林语堂曾说:“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挂,也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争脸是人生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可见,面子问题何等重要。
历史上有一个“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典故:项羽百战百胜,但在和刘邦的决战中以惨败收场。面对如此败局,项羽叹息道:
“我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今天无一回去,怎有脸去见江东父老乡亲呢?”为挽回面子,项羽手持短兵搏杀了数百人,以证明自己不是没实力,而是刘邦耍流氓。最后,项羽乌江自刎,草率了结自己的性命。
项羽是一个爱面子的典型,他曾说过“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话。到了最后的生死关头,不考虑为自己寻条生路,却还在为面子挣扎,由此可见项羽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缺少成为政治家的修养。因此,项羽输给刘邦也是必然的事情。
在众人心目中,面子等同于尊严,所以很多人总是把面子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关于面子问题,有打油诗调侃道:“头可断,发型不能乱。血可流,皮鞋不能不打油。”而实际上,尊严并不同于面子,所谓面子,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的虚荣,是虚假的体面,是一种异化了的尊严。通常来说,尊严不依赖于面子,而依赖于人格,只有那些人格高尚的人,才能够真正维护自己的尊严。那么,面子与尊严究竟具有哪些本质的区别呢?在这里,我们不妨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两者之间的不同。
有一个人,总因为自己没面子而感觉心情沮丧,于是找大师请教。大师说:“当你感觉自己没面子时,就往自己的口袋中放个鸡蛋,不仅要每天随身携带,而且要保证鸡蛋不被打碎。一个月之后,再来找我。”
此人按照大师的吩咐去做。然而放在口袋中的鸡蛋,没过几天就变质了,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别说他人避而远之,就连自己都难以忍受。
一个月之后,再见到大师。大师说:“你所在乎的面子,就像口袋中的鸡蛋,你如果太在意它,放不下它,时间久了就会变质、发臭,最后难受的是你自己。”
然后,大师有吩咐此人说:“如果哪天你做了捍卫尊严的事情,就往自己的口袋里放一块金子。一个月之后再来见我时,我自然会告诉你尊严与面子有何区别。”
几日后,此人果真做了一件维护尊严的事情。但由于家中清贫,没有金子可以放在口袋里。一个月之后,此人又去拜访大师,眉眼中流露出愉悦之情。大师问:“你的口袋中并没有金子,为什么你却心情如此愉悦?”此人回答:“我感觉做一个有尊严的人,会令我身心愉快,至于我的口袋中是否装有金子,这早已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了!”
大师笑道:“尊严是做人的本质,它可以使人的心灵像金子一样发光。而面子则是一种表象,一个人若总是为面子而活,时间一长,就像发臭的鸡蛋,连自己都会讨厌自己。”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喜欢把面子当尊严,其实“面子”
与“尊严”具有极大的区别。比如,面子是外在的,而尊严是内在的;面子需要别人给你,而尊严是自己留给自己;面子讲究的是抱团,而尊严追求的是自我;面子是皮肉,而尊严则是骨头;面子是随时都可以丢掉的道具,而尊严则是永不可毁灭的精神。
据说,齐国有一个穷酸之人,娶有一妻一妾。为在妻妾面前有面子,他告诉她们总有人邀请他去赴宴,且每次回家总是装出一副酒足饭饱的模样。其实,他并没有去参加什么宴会,而是跑到城东门的墓地里,向上坟人乞讨剩余的祭品而已。
为挣得面子,竟做出如此下贱之举为此,这人不但没有丝毫羞耻之心,反而洋洋得意,总是在妻妾面前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就算他在妻妾面前暂时赢得了面子,而他的尊严却早已丧失殆尽了。
人要脸,树要皮。但我们不应该把面子与尊严画等号,更不应该为挣得面子,而使尊严扫地。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在为面子而活,他不仅活得很累,而且会因为寻求面子而迷失自己。反之,如果一个人敢于丢下面子,让自己的心中少一份虚荣,多一份真实,则可以活得更开心、更淡定、更幸福。
所以,一个人是否能够有尊严地活着,并不在于他多富有、多高贵,而取决于一个人是否自尊,是否能够正直而坦荡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