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城北如铺雪,原野家家种荞麦。
霜晴收敛少在家,饼饵今冬不忧窄。
《荞麦》·宋·陆游
物种基源
野荞麦苗为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野荞麦(Fagopyrumcymosum)的嫩茎叶苗。又名流注草、野三角麦、野鹿蹄草等。野荞麦苗也是一种蜜源植物,多生于荒地或路旁,茎直立,高40~60厘米,有分枝,表面光滑,红色,叶互生,心状三角形,也有的近五角形。花白色或淡粉红色。幼苗采食期为6~7月,花果期为7~8月。主分布于我国西北、东北、华北及西南地区,华东亦有分布。
生物成分
野荞麦苗含蛋白质3.1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0.5克,膳食纤维1.2克,胡萝卜素0.5克及维生素B1、B2、C、尼克酸,此外,还含微量元素钙、镁、铁、锰、锌、铜、磷、硒等物质。
作用功效
1.性味归经
野荞麦苗,味甘,微苦,性微凉;归脾、胃、大肠经。
2.医学经典
《千金·食治》:“宽肠,醒脾。”
3.中医辨证
野荞麦苗,有清热祛湿功能。有益于胃热、水肿的康复与食疗。野荞麦叶煎服可助于紫癜、眼底出血等症的康复。
4.现代研究
野荞麦苗中含芦丁、水杨胺、4-羟基苯甲胺、N-水杨叉替水杨胺等成分。对人体抗自由基的生成具有抗氧化作用,实验还证明,野荞麦的花粉有抗贫血作用。另外,野荞麦叶有止血作用,外伤出血可将野荞麦叶捣烂外敷,叶还有降血压的功效。
食用注意与禁忌人群
脾胃虚寒引起的腹泻者忌食野荞麦苗。
传说故事
野荞麦苗延年益寿
准格尔旗有个神山,唐朝时,有位民间医生上山采药,忽然看到有两位仙女结伴游戏,尽情歌舞。民间医生驻足观看,仙女便笑呵呵地走过来搭讪。霎时,云绕波涌,如鱼滚动,不知不觉,民间医生竟跟着仙女走进洞中。洞内温暖如春,四季常青。仙女对民间医生百般照顾,一日三餐,必吃两顿野荞面,菜为野荞麦叶。民间医生只待到第三天,便思念亲人出山回家。哪知,洞中方三日,人间几千年,回家后人物全非,子孙已历五十世。这时民间医生方觉几千年过去了,他却长生不老。他逢人便说:“常食野荞麦叶与面,延龄增寿又年轻。”以后,山区农民祖祖辈辈吃野荞麦苗和野荞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