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征】银鱼,亦称银条鱼、面条鱼、残脍鱼、面丈鱼、间银鱼、新银鱼和尖头银鱼等,主产于太湖、淀山湖和近海海域中,春季捕捞,以太湖银鱼最为著名。清明节之后因产卵而干瘦,可供晒制鱼干。鲜食以小者为佳。
银鱼身体细长,微微透明而无鳞。口大,无刺,肉质白色如银,细腻如油,且无腥味,名播五湖四海。
【营养】每100克鲜银鱼肉中约含水分76.2克,能量506.6千焦,蛋白质17.2克,脂肪5.6克,碳水化合物0.4克,维生素B1 0.03毫克,维生素B2 0.11毫克,尼克酸3.6毫克,维生素E0.79毫克,钙22毫克,磷159毫克,铁0.6毫克,硒29.4微克,及多种其他矿物质,胆固醇361毫克,是鱼类中含量最高的一种。
【宜忌】中医认为银鱼有养胃阴,和经脉,润肺止咳,补虚利尿之功能。适宜于消化不良、营养缺失、体质虚弱者食用。
【用法】银鱼肉鲜而不腻,可炒、烧、熘、凉拌,也可做汤或制成鱼干。可配豆腐、白菜、鸡蛋、虾仁、淡菜等烹制成香酥银鱼、糖醋银鱼、芙蓉银鱼、银鱼涨蛋、银鱼烧豆腐、酿银鱼、鱼丸子、椒盐银鱼及金丝银鱼汤等。
银鱼药用的方法也很多:加葱姜可治胃寒,开胃;加淡菜能治咳嗽;配瘦猪肉可补产后虚亏;熬银鱼汤能治小儿疳积并能增加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