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征】黑鱼,又叫乌鱼、黑鳢、乌鳢、蠡鱼、蛇头鱼,生鱼、七星鱼、文鱼和斑鱼等,因其头部有七星,而七星夜朝北斗,符合自然之礼,故谓之鳢(古时鳢字通假礼字)。黑鱼的身体呈圆筒形,头扁形。全身青褐色。尾巴左右侧扁,有三纵行黑色斑块。眼后至鳃孔有两条黑色横带。背鳍和臀鳍很长,尾鳍圆形,躯干有鳞片,细骨少,肉质鲜嫩但却坚实。黑鱼多分布在湖泊和池塘中,喜爱在泥中藏匿,种类有乌鳢、纹鳢和斑鳢等,以乌鳢较多见,四季均有上市,以秋季和冬季最为肥壮,一般体重在1千克以内,最大可达5千克。它生存力强,不易死去,但性情凶猛,为淡水养殖业的害鱼之一。除西北高原外各地均有出产。中医认为黑鱼性平寒,味甘。
【营养】黑鱼营养价值极高,药食俱佳。
每100克乌鳢肉中约含水分78克,能量410.3千焦,蛋白质19.8克;脂肪1.4克,维生素B1 0.03毫克,维生素B2 0.25毫克,尼克酸2.8毫克,钙57毫克,磷163毫克,铁0.5毫克,胆固醇含量为70(生鱼、石斑鱼和咸石斑鱼)~194毫克(安徽、山东的才鱼、黑鱼),属于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类的滋补食品。另含有只有少数鱼类才含有的瓜氨酸、脯氨酸和丝氨酸等游离形氨基酸。
斑鳢与纹鳢营养与乌鳢相近,但食疗价值有别。纹鳢在冬季的含钙率高于夏季,但夏季的维生素C的含量又高于冬季,所制成的鱼粉含蛋氨酸量高于青鱼和鲳鱼。
【宜忌】中医认为黑鱼人脾、胃、肺大肠经,具有补脾利水,益胃消肿,益阴壮阳,养血补虚,养心补肾,益精髓,活脉络的功效。适用于心脏性水肿、肾脏水肿、肝脏水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腰酸腿软,筋骨不舒和痔疮、癣疥、沙眼、耳痛,脚气等病人食用。最为有效的特点是消肿。没有什么禁忌要求,一切人都可无忧无虑地享用。
【用法】黑鱼可供红烧、清蒸、炒鱼片、鱼丁和汆汤等,以烧烤味道较佳。黑鱼入药,主供煮汤或烧干研末内服。
用黑鱼治病的方法甚多,如产妇清蒸食用,可催乳补血;肺结核病人可用生姜和红枣煮黑鱼食用;关节炎患者宜用黄酒炖食黑鱼;肾炎水肿患者可用红糖炖黑鱼汤饮汤吃肉;腰膝酸软或背痛患者,可用葛菜、豆腐同煮黑鱼食用;胸闷胃胀者,可将黑鱼剖洗干净后焙干研末,睡前用黄酒冲服;肠痔下血者,可将黑鱼与姜丝、蒜瓣一同炖食,疗效较佳。用黑鱼胆加冰片少许点眼,可治疗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