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语言来试探他喜不喜欢你
有这种情况:你爱上一位异性,而他(她)没有对你发出任何暗示,或者他(她)发出的暗示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或者你根本就没有看出他(她)对你有所暗示,那么,你就要动动脑筋去试试他(她)对你到底如何。他(她)是喜欢你呢,还是只是把你当作一般的朋友。
试探的方法有很多,不一而足。或许在你和他(她)谈话之时,你可以借题发挥,语意双关地进行试探或许你和他(她)一起工作时,你可以用你的细微动作,使他(她)感觉到你的爱意,而看他(她)的反应;或许你可以借一鲜花,一本书去试探;或许你可以故意装作对另一个异性发生了兴趣而去试探他(她)…试探具有某种随机性,既然是试探,就要做得自然而然,切忌生硬,在他(她)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去试探他(她),看他(她)真实思想的流露,这种流露可能写在他(她)的脸上;可能在他(她)的眼中闪现;或是从他(她)的动作中表现出来:或从他(她)的语言中夹带出来……这种流露是他(她)本能的流露而不是经过加工的。一切都要视时视地视事而定,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假如说有的话,也是“大体如此”。这里便大体把几种试探的方法进行了归类: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人的思维又是用语言来表现出来的。因此驾驭语言的能力,就成了评价人能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人如果能恰当地驾驭语言为自己服务,那他就能加大自己走向成功的砝码;不善于运用语言艺术的人,就往往人为地为自己制造许多障碍。在试探一个人爱不爱你时,语言可以说是一种锐利的武器,如果掌握得好,那就可以直接准确地而又迅速地去试探对方,而且随机性较大。
这里有一则皮埃尔·居里和玛丽亚的故事(玛丽亚即居里夫人)。皮埃尔·居里长期和玛丽亚在一个实验室里工作。长期的接触,使居里对玛丽亚有很深的了解。居里敬佩玛丽亚的学识和智慧,敬佩玛丽亚对工作孜孜不倦的精神和顽强的事业心,居里更为玛丽亚典雅的仪态和善良的心灵所倾倒。但由于工作很忙,居里一真没向玛丽亚表白自己的心迹,然而一年,玛丽亚要回波兰。居里听说以后,心里很酸,又很着急,他怕玛丽亚回自己的祖国后,便不再来了。他找到了玛丽亚,问道:“你十月间还回来么?答应我,你还回来吧!你留在波兰就不能继续研究了。现在你没有权利抛弃科学!”居里用一种期待的目光看着玛丽亚,玛丽亚完全明白居里的话中之话。居里所说的“你没有权利抛弃科学”除了字面上的含义外,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你没有权利抛弃我。”玛丽亚与居里相处这么久,全了解居里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他有耐心,执着而可靠,对事业尤其有一种献身精神而且居里对她默默的情怀,她也不是觉不到。玛丽亚用她那灰色的眼睛看着居里,缓缓答道:“我相信你的话是对的,我很愿意再回来!”果然,玛丽亚回到波兰后不,又回到了居里的身边。
他们终于结成了伉俪。于是玛丽亚就成了“居里夫人”。
平无法把握自己。平时,他并不窝囊,有人甚至还赞之曰:
“才华横溢”。但一见着她,他就手足失,呆若木鸡。要说平恋着她,时间可不算短了。她是平的同事,长得虽说不很出众,倒也楚楚动人。她与平不在同一科室,却常常见面。平不知从何时起,迷上了她,然而,他不知道该如何向她表达爱意,更不知道她对自己怎么样。因为除了最平常的招呼语,他几乎没和她多说一句话。平等待着,期待着有一天奇迹能出现,然而,一天天过去了。
奇迹终没有发生。他心急火燎,他痛骂自己,但终归是一种无奈。
时间久了,他反而平静下来,渐渐地他和她之间的话多了起来但他依旧不知该怎么去表达他的爱意。一次,她下班后,她有事走进平的办公室,看见平正在看《巴黎圣母院》,正巧她也看过这本小说,他便和她谈论起这部小说里的人物来。她说非常喜欢小说里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平听了以后灵机一动,他便和她大谈起艾斯梅哈尔达和卡西莫多这两个人物来,末了他话锋一转,叹道,现在像卡西莫多式的人,往往得不到爱情。然后他以第三者的口吻述说了他对她的爱。她听完后,问他和她是谁?平盯着她的眼睛,良久没说话,蓦地姑娘的脸红了,她明白平在说什么,然而她却没有躲避平的目光。
2.用体态“语言”去试探他喜不喜欢你。
人有一种默默的语言,那就是用你的身体姿态,用你的面部表情去说话。在试探异性是否爱你时,这往往成为人们常用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它既可以明白地发出你爱的信号。
又避免了启齿的羞赧;它的表达方式比较隐秘,又有一种直入人心的震撼力,其效果往往是比较显著的。
“体态语言”是很丰富的,我们平常所说的眉目传情,便是这种“语言”的表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目光来传送爱的信息可谓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我们可以窥探出一个人正在想什么。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一点通”完全可以理解为爱的目光,这爱的目光一相接,便可把两个心灵连接到一起。然而,目光并不是唯一的体态表达。
阿秀和阿明相识有一段时间了。阿秀是一家医院的护士,而阿明是一位大学教师。他们是在医院里认识的。那时阿明病了,住进医院,得到了阿秀的细心护理。阿秀很喜欢阿明,她喜欢阿明的才华,喜欢阿明从容的气质,喜欢阿明清秀的相貌。然而,阿明似乎根本没有察觉。出院后阿明和阿秀依然保持往来,阿秀常常跑到阿明那儿借书看,阿明那时很忙,正编写一本书,阿秀便帮阿明眷抄一些稿子。一次阿秀从阿明那出来,天色已晚,阿明便送阿秀回家。在公共汽车上,俩人相对无语,随着汽车的晃动,俩人的身体不时地碰在一起,阿秀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她与阿明越靠越近,不时地用身体去碰阿明。车上的人逐渐多了。比较挤,阿秀便顺势把身体靠在了阿明的身上。这是一种再明确不过的表达了,虽然这仿佛是车挤结果。阿明犹犹豫豫地伸手揽阿秀,阿秀红着脸,小声“骂”了句“傻瓜”,便把身体紧紧地靠在了阿明的身上。阿明也紧紧地揽住了阿秀,再没有半点犹豫。
这个故事中,阿秀便是运用了“身体接触”对方这一语言,来明确地告诉对方“我喜欢你”。体态语言可以说有很强的情景性,在此情此景中运用,效果定然不错。健和欣相识一年了。他俩彼此都敬慕对方,但谁也不知道对方心里怎样想。一次舞会上,健邀欣跳舞,似乎受缠绵乐曲的感染,他们不禁在体态中流露出了“爱”这一信号,而且他们都感受到了对方的这一信号……他们相爱了。
3.借助“第三者”去试探他喜不喜欢你。
有的人天生腼腆之至,或者是由于其他种种原因,怎么也无法自己去向对方暗示“我爱你”,不仅无法启齿,而且无法通过自己的身体去传达爱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可以去借助他人、他物去表达。
李四光对许淑彬表达爱意,便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李四光与许淑彬交往了两年多,俩人的感情很好,李四光爱慕许淑彬那种文静娴淑的气质,许淑彬呢,也爱着李四光,像李四光这样有才华又有风度的男子,她能不爱呢?但尽管两个人感情很好,但谁也没向对方提及过个人的事。李四光很想捅破这一层窗户纸,却不知如何去捅。直接表白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又考虑到许淑彬的气质,加之自己脸皮有点薄,没这样做。思考良久,他决定求助于“第三者”。有一天,许淑彬收到了李四光寄来的一封信,打开一看,她愣住了。这封信是李四光的父亲写给李四光的,信上说:“你已经30多岁了,既然和某人相识了两年,互相都很了解,如果她家中同意就订婚吧!”许淑彬看完了信,脸上直发烧,心里像敲响了一面鼓。她不问也知道,信中所说的“某人”不就是指她自己吗?她经过反复考虑,终于决定把自己的终身托付给李四光,同意了这门亲事。在这里,李四光便是巧妙地运用了父亲的信,这个“第三者”,巧妙地表达了他本人的爱,又说明他家中也支持这门亲事,更避免了直接表达所可能带来的种种羞涩与尴尬。
李四光在这里,运用的“第三者”是一种物品。这种物品,可以是一束花,一张有双关意义的卡片,一本蕴有深意的书,一个小雕塑,一个小玩艺,一件珍贵的礼物等等,不一而足。但有一点,这一东西必须足以表达你的心迹和意愿,另一方面,受此物者必须理解其中之意。要做到这一点,你们必须有共同的生活经验,即有共同的领域。
然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借助“第三者”探,恐怕多为借助另一个人的力量去试探。这种作为“第三者”去介绍的人,平时我们称之为“媒人”、“红娘”、“月下老人”、“牵线人”等等。但这里须区别一点,借助“第三者”去试探是主动、自觉地寻找一个合适的人选去帮助自己、试探自己所钟情的人,而不是被动的安排。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家庭与婚姻就是通过别人介绍组成的,这种第三者介绍,是在双方都不认识的情况下介绍到一起认识,然后通过相互了解,相互吸引从而组成家庭。此不属于我们所探讨的试探。那么,我们如何运用“第三者”去试探异性呢?
倪义深深地爱上了林朝。林朝曾刻骨铭心地与另一个人相爱,可是这个人为了名利,却狠心地将她弃了。这给了林朝以深深的打击,使林朝心灵留下了一道难以抹平的伤痕。林朝便由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变得孤僻而冷漠,对爱情失去了信心,她不相信世间会有真挚的情爱。倪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林朝这次痛苦的恋爱之前,他就爱上了林,但还未表露,林已被人追求去。林这次恋爱的失败,又给了倪义一次机会。他爱林朝,决意一定要给林朝自己的真情,要使林朝幸福。但,如何向林朝表达自己的爱意呢?如何使林朝相信自己并接受自己呢?林朝这时对倪义的感情似乎有所察觉,但她无动于衷,虽然倪义给她的印象并不坏。林朝有个好友杨晓,她俩是知己,可以说是无话不谈的。如果能通过杨晓向林朝表明自己心迹,那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于是倪义就主动接近杨晓,并在适当的时候告诉了她,他心中对林朝的恋情。杨晓听了以后很感动,很热心地帮倪义去争取成功。一天,她对林朝提及了此事,她向林朝描述了倪的真情,林感动了,答应再试一试人生之恋。
4.借助书信去试探他喜不喜欢你。
书信试探可以说是一种“全天候”的试探方式,它无须此情此景,无须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才可运用。书信表达比较系统,能从容地、完完全全地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这种事明明这儿想的,说出来却是另一回事。问题就出在人在用口头言语表达时比较快,来不及细推敲遣词造句,往往就容易由于一个词、一句话不恰当而使整个意思都改变。书信表达则可以细致地推敲,以准确地表达自己心中丝丝思绪,还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去润色、去烘托、去渲染,往往能达到口头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书信试探也可以给被求爱的异性以考虑的余地,一旦其决定接受,这结果是比较牢靠稳定的,很少出现出尔反尔,考虑仓促的情况。但正因如此,书信试探也有它的缺点,那就是不够果断,前思后虑太多,而且接下去的,还需要经过面对面的表达,这样就比较麻烦,环节比较多。但一切方式有其优点,也会有其缺点,其本身无好坏之分,关键看你怎么运用。
他可以算是一个挺不错的小伙子,虽然已到谈朋友的年龄,但他却不着急。他不是那种有爱就恋的人,是他要寻求一个理想的伴侣。一天,一个姑娘出现了,是他在邻居家串门时见到的。这姑娘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令他产生说不出的滋味。打那以后,他日日往邻居家串门,希望能遇上那姑娘,可是那姑娘像失踪似地再没露面,他有点魂不守舍了。他决定不惜一切去追寻那姑娘。
如何追寻呢?他拐弯抹角从邻居处得到了那姑娘的确切地址和姓名,然后想先以不冷不热的信投石问,然后视情况再做进攻。他这人有一业余爱好就是写作,虽然鲜有文字见诸报端,但总归创作多年,有一定的文字功底。现在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关键时刻,加之自己有真挚的情感,他铺开纸,拿起笔,略一思索便刷刷疾书起来,不多一会儿,洋洋数千言便告完成。信中有别后的思念,有中肯的褒扬,有自我的剖析。百川归海一句话:让我们多多交往发展友情。但信中又决没有半点急迫感,字里行间显示出:我与你发展友情是完全够格完相称的。书信发出后没几天,他就收到了姑娘的来信,虽不是洋洋数千言,但娟秀的字迹里明显地流露出对他的赏识,并且希望他多多写信。看得出她有一颗寂寞而丰富的心。就这样,鸿雁传书,第二三封信又发出去了。姑娘也一点不拿架子,有信必回,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逐渐浓重。到第五封信时,他的遣词用句略略放肆了些。不想接到回信时,那姑娘紧紧跟上,温热的词语也漫洒尺素,那热情几乎可以攥着。他索性一往直前了,用不热的句子表达了很热很热的爱意。这下可好,那姑娘干脆直言要与他约会,约在一个充满诗情的地方,到时送给他一件珍贵的礼物。是什么礼物呢?聪明的读者,请您猜猜。这个礼物就是姑娘的吻。他们见面后,彼此情投意合,成了一对情侣。
一般来说,书信试探方式比较适合于彼此不太了解、见面接触机会不多的男女;或所面临的情况比较复杂,难以一言道尽的情境;或适合于那些不善言辞,或工于笔墨的人。用这种方式一定要注意一点,就是一上来(比如第一封信)不要太直露热烈,而应以含蓄从容为宜。但也不一定,一切依据实际而定。
爱情是美好的,人人都想得到一份甜蜜的爱情,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呢?这里需要有爱情的基础,如经济的、社会的、思想认识、兴趣爱好、性格等等方面条件允许。但除此之外,个人的努力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么,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而避免较少的失败呢?探试就成为一种必要。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需要有个自己认识的问题,在此不做论述,那么“知彼”呢?军事上有一种必不可少的过程就是侦察。探明了敌情方会有正确的决策。爱一个人时也需“侦察”,侦察他(她)是否也在爱你,爱的程度如何,方能有更大的机会获取成功。这种“侦察”就是试探。试探是一门艺术,这不仅需要有生活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更要有创造力。艺术有一句格言,叫作“学我者死”;这完全可以移于试探方面。世界上肯定没有两种一模一样的试探方式,一切都随条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本书所提供的试探方式,旨在提供一个借鉴,如果你读了有所感,有所启发,我们也就算达到目的了。发挥你的慧与才华,去争取幸福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