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营养药当营养品吃吗
许多人以为营养药就是营养品,其实不然营养药则是属药的范畴,制作要求严格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是针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药物,而非人人可用的补品。营养品是补品,属保健品。药理作用价值要求较低,不强调治疗疾病的作用,只求强身健体。
比如,常被人们误认为是高级营养补品的白蛋白制剂,它属于蛋白类的血浆代用品经静脉输入人体后,参与蛋白质、氨基酸的代谢,一般适用于失血、创伤及烧伤等引起的休克、脑水肿及大脑损伤,还可用来防治低蛋白血症及肝硬化或肾病引起的水肿和腹水。但某些传染病患者使用或频繁输注可引起循环紊乱及免疫功能低下。因此,它不能被看作营养品。
临床常用的氨基酸也是营养药,而非营养品。它只是在长期禁食、胃纳极差、严重蛋白质缺乏、营养极度不良、衰竭消瘦的情况下,才有必要定期应用。况且输入氨基酸也并非万无一失,个别患者可致过敏反应;尤其是肝昏迷尿毒症者需慎用。
近年风行的专供静脉滴注的脂肪乳剂,也是营养药,而非营养补品,一般多用于不能经口进食又需要行静脉营养的危病患者,如大手术后禁食者、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重度感染、高热昏迷或需限制补液的患者等。此药宜慢滴,要限量。其不良反应有发烧、寒战、皮疹、气促、头昏、腹痛等。长期应用可使血小板降低。
可见,和营养药相比,营养品疗效并不显著使用起来也就安全多了,它们不仅可用于患者,还可用于亚健康人群和健康人群,经常服用也不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