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经络穴位/文章正文

针灸加耳穴贴压1治疗失眠的方法、穴位、医案

浏览: 发布时间:2021-04-08 20:57:01

针灸加耳穴贴压1

【穴位组成】体穴:百会、四神聪、神庭、印堂、双侧完骨、风池、内关、神门、全息疗法之第二掌骨侧心穴、足三里、三阴交.

耳穴:主穴为神门、心、皮质下、肾;配穴为脾、肝、枕、额、脑干.

【随症加减】体穴:心脾两虚加双侧心俞、脾俞;阴虚火旺加双侧肾俞、太溪;心胆气虚加双侧胆俞、厥阴俞;肝胆火旺加双侧肝俞、足临泣、太冲.

【治疗方法】针刺每日1次,平补平泻手法,并于百会、四神聪、神庭穴.加G6805-Ⅱ型电针仪,连续波(频率150次/min)留针30~60分钟,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10次为1疗程.针后可配合艾条温灸百会穴.

耳穴贴压:每次取4~5穴,用0.3cm×0.3cm胶布将王不留行贴压固定于上述耳穴,每穴每次按压50次,每日按压3~5次,要求有酸、麻、胀、发热感觉.3~4天换贴1次,左右交替.

中药内服以温胆汤、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汤三方加减化裁:枳壳15g,竹茹15g,半夏12g,陈皮12g,茯苓15g,川芎20g白芍15g,柴胡12g,生地黄30g,赤芍15g,当归15g,红花15g,龙骨20g,牡蛎20g,胆南星10g.加减:偏于心脾两虚者加党参、黄芪、远志;阴虚明显者加重生地黄用量;偏于肝郁化火者加胆草、栀子;气血瘀滞明显者加桃仁、牛膝.水煎内服,每日1剂,连服10天为1疗程.

【功效】清心化痰,理气疏肝,活血通络,潜阳入阴.

【经典案例医案】经过3个疗程的综合治疗,12例患者中,除3例老年患者因长期依赖服用地西泮类药物,治疗后仍需间断性服用小剂量的地西泮之外,其余病例均戒断了药物,每晚入睡可达5小时以上.半年后随访,有3例老年患者需每晚服用半片地西泮,可入睡4小时;另有2例患者于治疗结束后2个月病情有所反复,给予耳穴贴压1个疗程以巩固疗效,至今未反复;其余7例患者均保持每晚5小时以上的睡眠,未见反复.

戴某,女,63岁,2003年12月1日就诊.主诉:睡眠不佳

10余年,曾服用养血安神片、安神补脑液及各种中药汤剂和脑白金等,疗效不佳,严重时常彻夜不眠,每晚需服艾司唑仑2片方能勉强入睡4~5个小时;白天常感头昏,痰多胸闷,心烦多疑;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数.诊断为失眠(气血瘀滞、痰热内扰型)治以清热化痰理气,活血化瘀,潜阳入阴.用上述方法综合治疗,3天后,患者诉入夜有睡意,可勉强入睡3~4小时;第4天病情又反复,彻夜未眠.经详细询问病史,病员诉已自行停服艾司唑仑,考虑患者长期靠每晚服艾司唑仑入睡,对此药已有一定的依赖性,故嘱其入睡前服1片艾司唑仑,逐步减量.第2天,患者诉能入睡4~5个小时,并且中午也有睡意.10天后,嘱其将艾司唑仑减至半片,患者仍能每晚睡4~5小时左右.续服中药10天及配合针灸、耳穴贴压后,患者诉已将地西泮改为隔天或隔天入睡前服半片,仍能维持4~5小时的睡.后患者因去深圳子女处,治疗中断.

【经验心得】百会穴为诸阳之会,针刺或艾灸可潜阳入阴,配合四神聪、神庭、印堂等头部穴位以达安神定志,潜阳入阴之功;神门、内关为心经和心包经的原穴、络穴,针刺可宽胸理气,养心安神定悸;生物全息诊疗法之第二掌骨侧心穴,刺之可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有效穴位.考虑到许多顽固性失眠多久病夹瘀,气机阻滞,肝郁化火,以致痰热内扰,虚烦不眠,临床方药用温胆汤、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汤三方加减化裁,以达到清热化痰、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功,经临床验证,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养血安神或重镇安神类中药组成的方剂.方中加用龙骨、牡蛎以助潜阳入阴之功,加胆南星清热化痰.诸药配合,共奏清心化痰、理气疏肝、活血通络、潜阳入阴之功.对于长期服用安眠药者,不可立即停药,应逐步减量,直至最后停药.除此之外,还须注意精神调理,劝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烦恼焦虑情绪,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也是治疗失眠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方剂出处】钱庆伟.针灸、耳穴贴压结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失眠12例体会.四川中医,2005,23(8):102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咳嗽按摩哪个部位能立即

经络穴位2020-06-08
咳嗽按摩哪个部位能立即止咳图解_咳嗽按手上哪个穴位有效

中渚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

经络穴位2020-02-16
中渚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_位置怎么找?常用配伍与功效

闪腰后的睡姿图_腰扭伤睡

经络穴位2020-07-31
闪腰后的睡姿图_腰扭伤睡觉姿势怎么躺?平躺还是侧躺

行间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

经络穴位2020-02-22
行间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_位置怎么找?常用配伍与功效

攒竹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

经络穴位2020-02-16
攒竹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_位置怎么找?常用配伍与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