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经络穴位/文章正文

针刺配合手法治疗治疗失眠的方法、穴位、医案

浏览: 发布时间:2021-04-08 20:56:07

针刺配合手法治疗

【穴位组成】主穴为神门、三阴交、安眠.

【随症加减】心脾两虚型加心俞、脾俞;心肾不交型加心俞、肾俞、太溪;心虚胆怯型加心俞、胆俞、大陵;肝阳上扰型加肝俞、太冲;脾胃不和型加胃俞、足三里.

【治疗方法】针刺手法:均采用平补平泻法,各穴留针30min,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

手法治疗:患者俯卧低头,暴露出颈项及背部正中的皮肤,医者立于患者的左侧,用右手食、中二指按于患者的脊柱两旁,着力从颈项自上而下推压脊柱两旁,若有脊柱侧弯、椎旁硬结、凹陷或隆起等依次做好标记,然后于患者的颈项部作拿捏法、拇指弹拨法和分筋理筋法,于患者的背部做滚法、推按法,以松解颈项部及背部的肌肉.若有异样标记处,作脊柱定点复位.

最后令患者仰卧,医者用拇指推按眉弓、额纹、额角,按揉印堂、太阳、风池.整个操作过程约10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功效】醒脑开窍,安神宁心.

【经典案例医案】60例患者,经治疗,治愈46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

章某某,女,54岁.2002年4月3日初诊.主诉:失眠10

年,加重半月.患者近10年来,经常睡眠不佳,睡眠好时每晚5~6h,差时1~2h,曾用西药地西泮片及中药等治疗,睡眠均未得到明显改善.近半月来失眠加重,彻夜不眠,并伴有头昏目眩,胸闷心烦,心悸耳鸣,腰膝酸痛.查体: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2、3,胸5、6椎旁有硬结及压痛,摄片提示:颈2~4钩突变尖,舌红少苔,脉细数.诊为失眠(心肾不交型).遂用针刺配合手法治疗1次,当晚能睡5h,后续用上法治疗6次,每晚睡眠达7h以上,1疗程后临床治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经验心得】失眠中医又称"不寐""不得眠",认为与心脾肝肾和阴血不足,脑海失养关系最为密切.其病理变化,以阳盛阴衰,阴阳失交,脏腑功能失和为主.《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灵枢·营卫生会篇》云:"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张志聪注:"气至阳,则卧起而目张;至阴,则休止而目瞑."《灵枢·营卫生会篇》接着又云:"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太阳,指足太阳膀胱经.外,指卫气.因此,失眠之证的治疗,当以调整阴阳的盛衰,协调脏腑功能的平衡为首务.今取心、脾、肝、肾等经腧穴,目的是调补各经的阴阳盛衰.背为阳,背部各穴又是脏腑经气输注的部位,配以颈项背部足太阳膀胱经手法治疗,可使阳气调畅,五脏六腑安和.

现代医学认为失眠是由自身心理因素引起的精神神经症状,常表现为精神紧张、兴奋、焦虑、恐惧,严重者可有心率加快,体温升高.这说明失眠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一定的关系.脊柱两旁是交感神经节分布的地方,其中颈段分布着颈上、中、下三个交感神经节,胸腰段也各自分布着交感神经节,共同组成交感链.一般认为,中脑以下的脑干特别是延髓,是交感系统与副交感系统的主要反射中枢.它们的兴奋过程处于不平衡状态,交感中枢的兴奋升高,副交感中枢的兴奋即被抑制.因此,通过手法作用于脊柱两旁,特别是颈部,可以放松颈项及背腰部的肌肉,解除肌痉挛与肌疲劳,疏理、整复失衡的椎间关节,以协调和恢复自主神经的平衡.作者用之临床,也得到充分验证.

【方剂出处】周贤华.针刺配合手法治疗失眠症60例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4,20(6):15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咳嗽按摩哪个部位能立即

经络穴位2020-06-08
咳嗽按摩哪个部位能立即止咳图解_咳嗽按手上哪个穴位有效

中渚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

经络穴位2020-02-16
中渚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_位置怎么找?常用配伍与功效

闪腰后的睡姿图_腰扭伤睡

经络穴位2020-07-31
闪腰后的睡姿图_腰扭伤睡觉姿势怎么躺?平躺还是侧躺

行间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

经络穴位2020-02-22
行间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_位置怎么找?常用配伍与功效

攒竹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

经络穴位2020-02-16
攒竹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_位置怎么找?常用配伍与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