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针灸甲乙经》:在手小指本节后陷者中,直劳宫.
【归经】手少阴心经.
【定位】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下.
【释名】少,幼小;府,处所.此穴为脉气所溜之处,故名少府.
【类属】本经荥穴.
【穴性】清心泻热、宁神熄风.
【主治】
神志病症心痛心烦,善笑,悲,恐,惊.
2.妇科病症阴痒,子宫脱垂,阴痛.
3.其他病症小指拘挛,掌中热,小便不利,阑尾炎等.
【配伍】配内关,心俞治心悸,心绞痛,心律不齐;配关元、足三里治尿闭【刺灸法】直刺0.2~0.3寸;可灸.局部胀感向小指放射.
【古代应用】
《针灸甲乙经》:舌卷不能言,善笑.
《肘后歌》:心胸有病少府泻.
《备急千金要方》:治胸中痛…掌中热.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主掌中热,手臂不伸.
《针灸大成》:主阴挺出,阴痒阴痛.
【临床报道神奇作用与功效】
1.中风后遗症手指挛急《四川中医》1992年第6期报道:针刺少府穴治疗中风后遗症手指挛急.少府直刺0.5~0.寸,提插、捻转,使有酸、困、胀、痛之感.结果:针刺得气后手指即可伸直.
2.急性腰扭伤《内蒙古中医药》2001年第2期报道:针刺少府穴治疗急性腰扭伤36例.取双侧少府穴,直刺0.5~0.8寸,泻法,留针10~20分钟,每隔3~4分钟强刺激1次,同时嘱患者作前屈后伸、左右转动等腰部活动,并配合推拿.
结果:1次治愈11例,2~3次治愈22例,治愈率91.7%.
3.遗尿《天津中医》1995年第3期报道:针刺少府穴治疗小儿遗尿85例.
取双侧少府穴,直刺0.3~0.5寸,捻转补法1分钟,不留针即快速出针,轻按其穴.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结果:治愈54例(63.5%),好转28例(32.9%),无效3例,有效率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