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经络穴位/文章正文

面瘫针灸治疗处方与部位方法_针刺哪里穴位效果最好

浏览: 发布时间:2020-02-13 14:38:53

面瘫是指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外邪乘虚入中面部经络,引起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而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一、病因病机

面瘫多于口、眼部位发生病变,口、眼部位的经络多由手、足太阳和手、足阳明经所主.足太阳经筋为目上冈",足阳明经筋为"目下冈",口颊部主要为手太阳和手、足阳明经筋所主.一旦机体正气不足,劳逸失度,或外邪侵袭,致面部经络阻滞,气血痹阻,手、足太阳和手、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而发为本病.其病因不外乎正气不足或外邪侵袭.

1.外邪侵袭:多为起居不慎,感受风、寒、热之邪.外邪侵袭,阻滞面部经络,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

风为百病之长,多夹杂寒邪或热邪而发.

2.正气不足:多为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久病入络,脉络空虚,卫外不固,无法抵御外界邪气的侵袭,致使面部经络受阻而致本病.

外邪侵袭之面瘫属于邪实,外邪侵袭阻滞面部经络,气血痹阻,手、足太阳和手、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而发为面瘫.一般以风邪为主,多兼夹他邪,如寒、热等.正气不足属于虚证,病久人络,瘀血阻滞面部经络.

外邪侵袭又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乘虚而入,故面瘫属于虚实夹杂证.

18.png

二、辨证论治

(一)风寒证

【临床表觋】面部有受凉史,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祛风散寒,疏调经筋.

【处方】病性取穴:风池大椎

病位取穴:

(1)局部取穴:牵正阳白地仓颊车

(2)循经取穴:合谷

【方义】病性取穴为外风证、外寒证基本处方加减;牵正舒经活络,散风止痛;阳白、地仓、颊车疏通少阳、阳明经气;合谷为"四总穴"之一,面口合谷收,疏风解表.

【刺灸方法】针刺泻法.

(二)风热证

【临床表现】多继发于感冒发热,口、眼歪向一侧,耳后疼痛,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甚至听觉过敏,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散热,疏调经筋.

【处方】病性取穴:风池曲池合谷

病位取穴:

局部取穴:翳风阳白地仓颊车

【方义】病性取穴为外风证、暑热证基本处方加减;翳风疏风散热,活络止痛;阳白、地仓、颊车疏通少阳、阳明经气.

【刺灸方法】针刺泻法.

(三)气虚血瘀

【临床表觋】面部肌肉板滞、无力,并有刺痛感,口、眼歪斜,肢体困倦,面色淡白,头晕,苔薄白,脉细涩.

【治法】补气养血,活血通络.

【处方】病性取穴:足三里膈俞血海

病位取穴

(1)局部取穴:阳白地仓颊车

(2)循经取穴:合谷

【方义】病性取穴为气虚证、血瘀证基本处方加减;阳白、地仓、颊车疏通少阳、阳明经气;合谷疏通经络,擅治头面诸疾.

【刺灸方法】针刺平补平泻或泻法;足三里针刺补法,可灸.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面瘫如何推拿按摩?推拿

经络穴位2020-05-25
面瘫如何推拿按摩?推拿哪里比较好

咳嗽按摩哪个部位能立即

经络穴位2020-06-08
咳嗽按摩哪个部位能立即止咳图解_咳嗽按手上哪个穴位有效

中渚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

经络穴位2020-02-16
中渚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_位置怎么找?常用配伍与功效

闪腰后的睡姿图_腰扭伤睡

经络穴位2020-07-31
闪腰后的睡姿图_腰扭伤睡觉姿势怎么躺?平躺还是侧躺

行间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

经络穴位2020-02-22
行间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_位置怎么找?常用配伍与功效

攒竹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

经络穴位2020-02-16
攒竹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_位置怎么找?常用配伍与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