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经络穴位/文章正文

湿疹艾灸哪里效果最好?艾灸治疗穴位与方法

浏览: 发布时间:2019-09-04 16:10:30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中医文献中记载的“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奶癣”等类似西医学的急性湿疹、耳周湿疹、阴囊湿疹、异位性皮炎及婴儿湿疹等。近年来,湿疹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气候环境变化,大量化学制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精神紧张,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均有关系。

方法一

【取穴】曲池,陶道,肺俞,阴陵泉,神门。腹泻者加足三里。

【灸法】①艾条回旋灸。点燃艾条,在穴位上往复回旋熏烤,火头距离皮肤2~3厘米,每穴可灸15~30分钟,每次选4~5穴,隔日1次。适用于风湿、麻痹、皮肤病。②艾炷灸。在穴位涂上大蒜汁以粘住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炷施灸,可吹火使艾炷燃烧加快,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去除艾炷。一般灸3~10壮,适用于慢性顽固性病症。③艾炷隔蒜灸。在穴位上放3毫米厚的蒜片,中穿数孔,蒜片上放艾炷灸,每次每穴灸3~10壮,感到皮肤灼痛时即更换艾炷。

【主治】湿热浸淫型湿疹,症见发病急,病程短,皮疹可发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多种斑疹形态相继出现,皮损潮红,水疮,糜烂,浸淫成片,伴剧烈瘙痒,大便干结或腹泻,口苦口干,苔薄或黄腻,脉浮数或滑数。

方法二

【取穴】阿是穴,曲池,肺俞,大椎。

【灸法】可用小艾炷在湿疹周围边缘(阿是穴)围灸,湿疹范围大者可于中心灸3~5壮,其他穴可用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穴位红晕灼热为度,每日1~2次,灸至湿疹完全消失为止。

【主治】湿热浸淫型湿疹。

方法三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大都,郄门。

【灸法】①艾条雀喙灸。艾条火头像麻雀啄食一样,在穴位皮肤上上下移动,使局部产生温热感觉,直至皮肤出现红晕为止。②艾炷无瘢痕直接灸。选择合适的体位,将施灸穴位涂敷少许凡士林以粘住艾炷,放小艾炷点燃,皮肤感到灼痛时即去除艾炷,更换新艾炷续灸,连灸3~7壮,以穴下皮肤充血红晕为度。③艾炷隔姜灸。穴位上放2毫米厚的生姜片,中穿数孔,生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隔日1次,7~10天为1个疗程。

【主治】血虚风燥型湿疹,症见病程迁延,反复不愈,皮损常局限一处或几处,粗糙肥厚,或成苔藓样改变,表面覆有细薄鳞屑,兼有色素沉着或脱失,常伴剧烈瘙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方法四

【取穴】阿是穴,脾俞,阴陵泉,足三里。

【灸法】可用小艾炷在湿疹周围(阿是穴)边缘围灸,湿疹范围大者可于中心灸3~5壮,其他穴可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穴位红晕灼热为度。每日1~2次,灸至湿疹完全消失为止。

【主治】脾虚型湿疹,症见皮肤黯淡不红,湿疹如水疱,隐在皮肤内,只有瘙痒才见渗水,后期干燥脱屑;多见面色差,饮食不香,胃口差,大便次数多且质地清稀,小便不黄,或有腹胀等脾胃症状,舌淡,苔薄白腻,脉细滑。

方法五

【取穴】阿是穴,膈俞,血海,三阴交。

【灸法】可用小艾炷在湿疹周围边缘(阿是穴)围灸,湿疹范围大者可于中心灸3~5壮,其他穴可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穴位红晕灼热为度,每日1~2次,灸至湿疹完全消失为止。

【主治】血风型湿疹,症见身起红丘疹为主,剧烈瘙痒,搔破出血,渗水不多,可见搔痕累累,尤以夜间为主,舌淡暗,苔薄白,脉浮滑。

方法六

【取穴】病变局部阿是穴。

【灸法】取陈艾绒、白芷、苍术各150克,硫黄60克,均研为细末和匀,制成药物艾卷备用。施灸时点燃艾卷如温和灸法,每次施灸15~30分钟,每日1~2次,7~10天为1个疗程。对皮损面积较大者,可配合采用温和灸法。

【主治】湿疹。

方法七

【取穴】湿疹部中心边缘。

【灸法】取灯心草3~4厘米,浸人植物油中约1厘米,取出点燃,对准湿疹部中心及边缘爆烨,灸治次数由湿疹面积大小而定。每日或隔日施灸1次。灸后局部应保持清洁,以防感染。

【主治】湿疹。

方法八

【取穴】第一组为患部环周形穴(四周边缘),局部中心处;第二组为曲池,血海,天应穴(患部中心处),奇痒处(患部四周)。

【灸法】以上两组取穴均用明灯爆灸法施灸。取灯心草1根,约10厘米长,蘸植物油并使之浸渍寸许,点燃灯心草之后,以灵捷而快速的动作对准所选穴位直接点触爆灸。一触即离去,并听到爆响“啪”之声,即告成功,此称为1壮。本法灸后局部皮肤稍微灼伤,偶然可引起小水疱,3~4天水疱自行吸收而消失。两组穴交替施术,每日施灸1次,5次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配灸他穴,急性者,加灸大椎、曲池穴;慢性湿疹者,加灸血海、足三里穴。灸后局部皮肤热灼,甚至会出现小水疱,可用甲紫药水涂之,以防感染。若重复施灸时,要避开原灸点,以免重灸过度损伤皮肤。¥【主治】湿疹。

方法九

【取穴】大椎,曲池,三阴交,足三里。

【灸法】取艾炷如麦粒大小,当艾炷燃烧至1/3~1/2时,即去掉另换一炷,以局部充血红润不起水疱为度。每日1~2次,每穴灸3~5壮,5~7天为1个疗程。

【主治】各种湿疹。

方法十

【取穴】曲池(双),血海(双),合谷(双),百会,大椎,阿是穴及奇痒处。

【灸法】将用纯艾绒制成的灸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灸时以病人无疼痛而有温热感为度,灸治后最好灸处皮肤起小水疱。每日施灸1~2次;或在痒时施灸,或隔日1次,每穴每次施灸10分钟左右。

【主治】湿疹。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松弛训练法加艾灸涌泉治

经络穴位2021-04-08
松弛训练法加艾灸涌泉治疗失眠的方法、穴位、医案

艾灸配合捏脊治疗失眠的

经络穴位2021-04-08
艾灸配合捏脊治疗失眠的方法、穴位、医案

针刺加艾灸4治疗失眠的

经络穴位2021-04-08
针刺加艾灸4治疗失眠的方法、穴位、医案

针刺加艾灸3治疗失眠的

经络穴位2021-04-08
针刺加艾灸3治疗失眠的方法、穴位、医案

针刺加艾灸2治疗失眠的

经络穴位2021-04-08
针刺加艾灸2治疗失眠的方法、穴位、医案

咳嗽按摩哪个部位能立即

经络穴位2020-06-08
咳嗽按摩哪个部位能立即止咳图解_咳嗽按手上哪个穴位有效

中渚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

经络穴位2020-02-16
中渚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_位置怎么找?常用配伍与功效

闪腰后的睡姿图_腰扭伤睡

经络穴位2020-07-31
闪腰后的睡姿图_腰扭伤睡觉姿势怎么躺?平躺还是侧躺

行间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

经络穴位2020-02-22
行间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_位置怎么找?常用配伍与功效

攒竹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

经络穴位2020-02-16
攒竹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_位置怎么找?常用配伍与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