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核
又名:荔仁、枝核、大荔核
性味归经:味辛、微苦,性温;归肝、肾经。
治小肠寒疝之专用药
荔枝核具有行气散结、散寒止痛的功效。善行血中之气,为治疗小肠寒疝、睾丸冷痛的专用药。《本草备要》记载荔枝核“入肝肾散滞气,辟寒邪,治胃脘痛、妇人血气痛”。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荔枝核还兼有类似双胍类降糖药的作用,能够降血糖,并能调节血脂代谢紊乱。
【荔枝核小档案】
荔枝核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属于无患子科常绿乔木植物,荔枝树的成熟种子可人药,一般夏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及肉质假种
皮,晒干;或将荔枝核捣碎,用盐水拌
匀,闷润,再用小火加热炒干。现代研
究发现,荔枝核中主要含有皂苷、鞣质、
挥发油、甘氨酸等。
【功效主治】
功效行气散结,散寒止痛。
主治(1)用于寒疝腹痛,睾丸肿痛。(2)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胃痛、痛经或产后腹痛等症。
【注意事项】
无寒湿气滞者忌用。
【药膳养生】
1.理气,利湿,止痛
荔枝核蜜饮:荔枝核30克水煎,过滤留汁,加入蜂蜜适量,早晚2次分服。适用于各类慢性盆腔炎、心情抑郁、带下量多。
2.行气通经
荔枝橘核茴香粥:荔枝核15克,小茴香10克,橘核15克,水煎,过滤留汁,加人粳米适量,煮粥,于月经结束一天开始,早晚各服1剂,连服7日,连续3个月。适于女性不孕。
3.改善肝硬化
荔枝核海带汤:荔枝核、茴香、青皮各15克,海带50克,水煎,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