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举例】
冯某,女,23岁,未婚。2000年10月10日初诊。患者17岁月经初潮,周期尚正常,惟经量少。近3年来月经周期失常,时常2~3个月1行,经量少,色黯淡,无块,两天即净。现患者月经已4个月未来潮,且身体赢弱,头晕耳鸣,腰膝酸楚,神倦乏力,舌淡红,苔少薄,脉细弱。诊断:继发性闭经。
辨证:肝肾不足
治则:补肾养肝调经。
处方: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黄、山茱萸、巴戟天、淫羊藿、枸杞各15g,山药、茯苓、当归各1g每日1剂,复煎分2次服。
服药18剂,月事而至。每次经后以上方为主调服3个月,同时间服六味地黄丸。追踪半年月经基本正常。
按语:月经先期、月经后期、闭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月经失调现象,是妇科常见病。目前,西医治疗常用人工周期疗法。
但临床上一经停药,病情容易复发,且副作用较大。因此中医药治疗该病更显示出其优越性。《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阐明妇女月经的产生与天癸密切相关。马玄台注释《素问》时说:“天癸者,阴精也,盖肾属水,癸亦属水,由先天之气蓄积而生,故谓肾精为天癸也。”可见,天癸是肾中精气充盈的产物。肝主藏血,又主疏泄(具有调节血量作用)。若肝肾协调,月经即能定期藏泄,是形成月经周期的关键。基于此因,对月经失调的治疗,笔者遵循滋补肝肾养血调经的原则进行辨证加减。研究表明:六味地黄汤(丸)能改善肾功能和性腺功能的障碍,使肝糖原含量增加,红细胞代谢恢复正常。故选用滋补肝肾的六味地黄汤(丸)治疗月经病,着重于固本培元,在临证时随症加减,每收良效。另外,对病程较长的患者,宜采用汤丸交替分阶段治疗,即方便患者,又能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