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紫癜性肾炎医案、配方

浏览: 发布时间:2021-07-26 16:02:20

【病案举例】

黄某,女,10岁,1996年8月19日初诊。患儿于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全身皮肤有出血点,斑点致密,继则关节疼痛、鼻衄、腹痛、解黑便、尿血、两下肢浮肿。曾先后在本地医院、省级医院诊断为“紫癜性肾炎”,予强的松片45mg,隔日1次顿服,并配合钙片、潘生丁、甲氰咪胍、雷公藤多甙等药物治疗。历时5个月,皮肤紫癜减少,关节痛减轻,腹痛便血消失,但两膝以下仍浮肿,尿检蛋白仍在(+++)以上,潜血(+~+++),故转中医治疗。查体:体温368℃,血压12/8kPa,面色萎黄,全身皮肤仍可见散在性出血点心肺正常,腹软,双肾叩击痛(±),两膝关节以下呈凹陷性浮肿,舌质偏红,苔薄黄;尿蛋白(+++),潜血(+++),红细胞2~5个/HP,管型1~2个/HP

辨证:风毒内蕴,波及营血,扰动血络,迫血妄行,日久阴伤血灼。

治则:清热解毒,滋阴凉血、化瘀消斑。

处方:怀山药20g,生地10g,山茱萸10g,丹皮10g,泽泻10g,紫草10g,元参15g,白茅根20g,茜草10g,益母草20g,蝉蜕10g,防风6g

按上方略施加减30剂后皮肤紫癜消失,尿常规示蛋白(+)、潜血(±)。停用激素,续用上方去防风、蝉蜕、元参,加黄芪、当归、太子参,再服30剂后,诸症消失,尿检3次均正常,随访2年,未再复发。

按语:紫癜性肾炎的病理变化是弥漫性小血管炎。目前认为可能是某种致敏原引起变态反应,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积造成毛细血管炎性改变,而使其通透性增加,血浆及细胞渗出引起水肿、出血、肾脏病变。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学肌纽、斑毒、发斑、尿血、水肿等范畴。《灵枢》云:“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血,阴络伤则血内溢。”因此阳络伤与阴络伤这一概念与现代医学对本病病理认识基本相似。其病因病机是患者素体阳盛阴虚,外感风热邪毒,或过服燥热荤腥动风之品,风热相搏,邪毒郁而化热,扰动血络,迫血妄行,外溢于肌肤则为紫癜发斑;内渗于里,迫于胃肠,中焦气机阻遏则腹痛频作,便血;下舍于肾、膀胱而致尿血、水肿。阳有余而阴不足,肝肾阴亏,虚火内生,血随火动,出血也不易停止。总之本病病因病机概括为风、,

邪、热毒、阴虚、气虚、血瘀。目前西医对本病尚缺乏有效方法,而激素仅对肾外表现如关节、腹部及皮肤症状疗效较好,但对肾炎疗效较差。本病初期多由于风邪热毒伤及营血,久必伤阴灼血,而阴虚者尤多,故当以滋阴凉血为主,兼以清热利湿,化瘀消斑治其标。故本方选防风、蝉蜕疏风散热;紫草、生地、元参、丹皮、茜草清热凉血,化瘀消斑,为治疗热瘀血分的主要药物,紫草、茜草是治疗过敏性紫癜要药,早期热毒较盛时宜重用;六味地黄汤滋阴益肾,泻火解毒;益母草、白茅根活血利水消肿。以上诸药合而用之,共奏清热利湿、滋阴凉血、化瘀消斑之功。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低血钾

中草药2021-07-28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低血钾症医案、配方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水肿医

中草药2021-07-28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水肿医案、配方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头摇手

中草药2021-07-28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头摇手颤医案、配方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流行性

中草药2021-07-28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流行性出血热医案、配方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盗汗、

中草药2021-07-28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盗汗、自汗医案、配方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