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桂枝汤加减治更年期综合征医案、配方

浏览: 发布时间:2021-06-29 17:39:09

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由生殖期向非生殖期的过渡期间,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导致内分泌失调而发生的一组证候群,是妇女常见病,尤以40~50岁多见。

【临床应用】

1.马作峰等采用桂枝汤为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57例。

(1)心脾两虚型,治以桂枝汤合归牌汤加减:桂枝、白芍、白术、黄芪、当归、茯神、远志各10g,太子参15g,枣仁、木香各12g,炙甘草、生姜各6g,大枣10枚。失眠加生龙牡各30g;心悸加麦冬、五味子各10g;食欲不振加砂仁6g,神曲10g

(2)阴虚火旺型,治以桂枝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桂枝、白芍、生姜各10g,生地、山药、山萸肉各15g,丹皮、泽泻、茯苓各6g,地骨皮、栀子各12g,炙甘草5g,大枣5枚盗汗加煅牡蛎20g,麻黄根10g;五心烦热加知母、黄柏各10g;月经淋漓不断加女贞子、旱莲草、芡实、仙鹤草各10g;失眠多梦加莲子肉、枣仁各10g。

(3)脾肾阳虚型,治以桂枝汤合济生肾气丸加减:桂枝、白芍、制附片、熟地、山药、山萸肉各12g,生姜、丹皮、泽泻、茯苓各10g,车前子、牛膝各15g,大枣10枚,炙甘草6g。胸脘满闷加木香、厚朴各10g;足胫肿加大腹皮、猪苓各10g;肢冷畏寒加炮姜、补骨脂各12g;小腿困胀加地龙10g,木瓜12g(4)肝郁脾虚型,治以桂枝汤合追逐散加减:桂枝、白芍、柴胡、白术各10g,当归、玄参、香附各12g,生姜、薄荷、炙甘草各6g,大枣6枚;梅核气加半夏、厚朴各10g,苏叶12g;胸胁胀闷加郁金、川楝子各12g;不思饮食加木香、神曲各10g;失眠多梦加夜交藤、合欢皮各10g

(5)肝郁化火型,治以桂枝汤合化肝煎加减:桂枝、白芍、青皮、陈皮各10g,丹皮、栀子、黄芩各12g,生姜、炙甘草各6g,大枣6枚。口干口苦加龙胆草10g,连翘12g;乳房胀痛加橘核、荔枝核各10g;头晕胀痛加钩藤、菊花各10g,夏枯草12g;烘热汗出加桑叶、荷叶各10g,石决明20g;视物香花加草决明15g,薄荷10g

以上各型均每日1剂,9天为1疗程。治疗结果:心脾两虚型9例,治愈(症状全部消失)8例,好转(大部分症状消失,仍有轻微不适)1例,总有效率100%;阴虚火旺型12例,治愈6例,好转5例,无效(症状无改善)1例,总有效率91.7%;脾肾阳虚型11例,治愈8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7%;肝郁脾虚型10例,治愈7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肝郁化火型15例,治愈12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100%。总57例,治愈41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7%。

2.李云慧报道用桂枝汤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37例。其中年龄最大者55岁,最小者42岁,平均49岁;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3个月,平均9个月。其中9例曾接受过中成药及西药治疗。诊断标准以潮热自汗为主,伴畏寒、心悸、情绪不稳、烦躁、失眠多梦、头晕或浮肿等。以桂枝汤为基本方:桂枝6~10g,白芍9~15g,甘草6g,大枣10枚,附子6~12g。辨证加减:偏肾阳虚者加附子6~10g,杜仲9~12g;偏血虚者加当归9~15g;偏表虚者合玉屏风散。水煎服,每日1剂,4周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结果:治愈自汗及伴随症状基本消失)11例;显效(自汗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18例;有效(诸症减轻)5例;无效(症状无变化)3例。总有效率91.9%。

3.叶凤等用桂枝汤加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0例,其中年龄42~58岁,平均50.3岁;病程10~90天,平均25.7天;用桂枝汤加味治疗,处方:桂枝、白芍、甘草、郁金、佛手各9g,当归、生地各12g,红枣30g,生姜3g。辨证加减:肝火偏亢加丹皮、山栀各9g;心肾不交,加黄连3g,五味子、麦冬各9g;心脾两虚,加黄芪、党参各12g;痰湿蕴结,加白豆蔻6g(后下),薏苡仁30g。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28天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治疗结果:24例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精神状态恢复正常);36例好转(临床症状消失2/3以上,精神状态有好转)。

【病案举例】

1.某女,52岁,工人。1998年10月12日就诊患者近半年来月事紊乱,短则20天一行,长则90天一至,经量少,有血块。近1月来烦躁易怒,情绪不安,面部烘热,时时汗出,心悸胸闷,胃中嘈杂。曾经治疗,效果不显诊见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细弦。证属肝肾不足,水不涵木阴阳失调治当滋补肝肾,调和阴阳。处方:桂枝、白芍、甘草、郁金、佛手各9g,当归、生地各12g,红枣30g,生姜3g,丹皮、山栀各9g.7剂后面部烘热、时时汗出稍减,余症仍存,上方加白豆蔻6g,川楝子9g,枸杞子12g.7剂后诸症大减、续进原方14剂,诸恙悉平。

按语: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气血紊乱,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根据《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原则,采用调和阴阳、疏肝柔肝的桂枝汤加味,标本兼顾,获效颇佳。方中桂枝辛甘,能引水中之阳气上交于天,助心主之神机,游行关节,通行三焦,温经调脉;白芍酸苦微寒,平抑肝阳,养血敛阴,柔肝养肝,滋阴和营,以固护营阴。桂枝与白芍同用,一温一寒,一散一收、为调和阴阳之无上妙品甘草气味甘平,得中和之气,能调和脏腑,通贯阴阳;生姜辛温,能宣达卫中之逆气;红枣甘平,能为胃行其津液。加当归以补血润燥,生地以培养肝肾,郁金与佛手行气解郁。诸药合用,升中有降,散中有敛,刚柔相济,共成宣达阴阳,调和营卫之功。此外,本病与祖国医学的郁证、脏躁诸病密切相关,因此心理疏导亦不可或缺。

朱丹溪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丹溪心法》)叶天士更认识到精神因素对郁证的重要作用,认为其关键“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临证指南医案》)。因此,临床上要针对不同患者的病理变化,采用言语开导、劝说安慰的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启发诱导,说服指导,务必使患者移情易性,端正认识,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否则全凭用药饵,难免事倍功半。

2.刘某,49岁。1996年3月6日初诊。患者3个月以前月经周期紊乱,多延后。3个月以来患者出现潮热多汗并逐渐加重,微恶风寒,情绪易激动,倦怠乏力活动尤甚,久成规律,约40分钟出汗1次,汗出湿衣。诊见:面色苍白,精神不振。

血压135/83mmHg,心肺听诊正常,腹部无压痛及包块,肝脾不大。血常规:血红蛋白96g/L,白细胞7.4×10L,中性0.74.舌淡红,苔白,脉细弱。西医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诊断为汗证。本案形成是由于患者阳虚不能固密肌表,玄府不密,津液外泄,故自汗出。肾为先天之本,肾阳为阳气之本,为全身阳气生化之源,肾阳虚则一身阳气俱虚,故用桂枝汤调和营卫,滋阴和阳,固护卫阳。处方:桂枝12g,白芍12g,甘草6g,黄芪30g,当归、附子、生地黄各9g,大枣10枚,白术12g,防风9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服10剂后出汗减轻,间隔时间延长,仍倦怠乏力。加人参12g,继服6剂,时有微汗出,去附子又服10剂,病愈。

3.李某,47岁。1995年10月7日初诊。患者近半年来月经不调,经期或前或后,经量时多时少色泽正常,伴性情异常,时忧郁萎靡,或见烦躁多汗,睡眠不稳,易醒,或眠而多梦,或彻夜难眠,曾诊为更年期综合征,服用西药治疗,证情无明显改善,邀请中医诊治。查见形体肥胖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弦。此由肾精亏虚,冲任虚损,天癸将竭,脏腑功能减退,机体阴阳平衡失调所致。肾精不足,肝气失养,疏泄不利则性情异常;阴阳不相贯通,营卫失调易汗。取桂枝汤交通阴阳,调和营卫,再佐以补肾填精之品。处方:桂枝5g,白芍30g,甘草9g,益母草9g,山萸肉、熟地、珍珠母、旱莲草各15g,大枣2枚5剂药后睡眠好转,性情豁然开朗,诸症基本消失,遂嘱服六味地黄丸合益母草丸调理善后。

4.周某,52岁,农民。于1994年1月25日初诊。主诉:发作性头晕目眩3年。屡服中药滋补剂、清眩剂及西药谷维素、维生素、654-2等均未见效。刻诊:头晕,晕则眼前发黑,视物旋转如乘舟状。询问其相关症时,其诉眩晕发作前每有面部发热色赤,继则汗出,近2年来月经不调,舌淡,脉缓患者处于更年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张力增高远远超过交感神经系统的张力增高,而致眩晕发作。眩晕兼证,错综多样,参差不齐,治疗当抓住关键。此例的发热汗出,详审病机为营卫不和,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思想,因人而异,因证而治。处方:桂枝10g,炒白芍10g,炙甘草6g,生姜6g,红枣12枚(擘),黄芪g,天麻12g.3剂,每日1剂。

二诊时诸症明显好转,原方继服3剂,诸恙皆息。

5.陈某,53岁。1988年11月5日初诊。近2年来经期紊乱,或三月一潮,或五月一至。经来量少色淡偶有血块。时感头晕,心悸,寐少梦多,面部潮红,烦躁汗出,面色苍白,畏寒,肢凉,纳呆,乏力。西医诊为更年期综合征。经用激素、镇静药治疗,效果欠佳而转中医治疗。就诊时,神疲乏力,气短,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证属肝肾两虚,营卫失调。治当补益肝肾,调和营卫。处方:桂枝、白术、女贞子、旱莲草、陈皮各10g,白芍、熟地、党参各15g,生姜3片大枣5枚,珍珠母30g,甘草4g.5剂。

二诊:出汗减少,头晕及面部潮红减轻,胃纳增加,继原方加炒酸枣仁10g,怀山药15g.5剂,隔日1剂,水煎服。

三诊:汗止,头晕消失,夜能入寐。再进上方加减共服30余剂,诸症已除。嘱其再服杞菊地黄丸1个月,以巩固疗效。

6.单某,55岁,退休工人。1990年10月4日初诊。患者在5年前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经常夜寐不宁,不思饮食,服用。,

镇静安眠药都无济于事。近日症状加剧不能行动。出诊见患者神昏谵语,精神疲倦,肢冷抽搐,口干欲饮,纳食不香,手足心汗出,舌质淡红,脉沉而细缓。此患者手术时年龄已届更年期,阴阳衰退,再加上手术时损伤元气,复感风寒之邪,客于四肢经脉及血络,阴阳失调,表现为自汗、恶寒肢冷、寐差、脉缓等。

投用桂枝汤即助阳和营,通络解痉。处方:桂枝13g,生白芍12g,甘草6g,生姜5片,大枣3枚,青龙齿、珍珠母各30g(先煎),僵蚕10g.3剂。

二诊:症状好转,用桂枝汤加桑棋子30g,全蝎6g,蜈蚣3条,生牡蛎30g(先煎),焦六曲19g,炒鸡金10g,夜交藤30g,酸枣仁10g.10剂。

三诊:病人精神爽,纳食增,四肢温,以加桂六味汤调理而愈。目前健在,并能调理家务之事。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桂枝汤加减治痢疾医案、

中草药2021-06-30
桂枝汤加减治痢疾医案、配方

桂枝汤加减治病毒性肝炎

中草药2021-06-30
桂枝汤加减治病毒性肝炎医案、配方

桂枝汤加减治疟疾医案、

中草药2021-06-30
桂枝汤加减治疟疾医案、配方

桂枝汤加减治猩红热医案

中草药2021-06-30
桂枝汤加减治猩红热医案、配方

桂枝汤加减治流泪症医案

中草药2021-06-30
桂枝汤加减治流泪症医案、配方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