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某,男,41岁。1997年5月13日初诊。失眠多年,夜梦多,醒后不解乏,平时常感乏力,胃脘部隐痛,稍胀,不喜按,视力下降,便溏。脉细,舌胖淡黯有齿痕,苔薄白。
辨证:脾胃气虚。
治则:健脾益气,和血安神。
处方:黄芪15g,党参10g,白术10g,白芍10g,升麻4g柴胡10g,当归10g,陈皮6g,炒酸枣仁10g,炒远志10g,苍术10g,香附10g,桃仁10g,红花10g,黄连6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14剂。
按语:人体以上为阳,以下为阴,而脾居中州,交通上下,主气机升降,为阴平阳和之枢纽。《丹溪心法》云:“脾具坤静之体,而有乾健之运…而成天地交之泰”《医宗金鉴》亦有“脾阳苟不运,心肾必不交”之记载,说明脾气在调和阴阳、交泰水火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患者平时常感乏力,胃脘隐痛轻胀,大便不成形,舌胖淡有齿痕,均为中焦气虚之象。故史济招教授治疗失眠从脾入手,取补中益气汤治本加酸枣仁、远志、黄连安神清心治标,另有苍术健脾明目,香附、桃仁、红花理气活血,甘草、白芍缓急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