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生脉散加减治汗证医案、配方

浏览: 发布时间:2021-06-21 11:29:41

汗证是以全身或局部非正常出汗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其中,时时汗出,动则尤甚者为自汗;睡中汗出,醒来自止者为盗汗;汗出色黄染衣者为黄汗;大汗淋漓,如油如珠,肢冷息微者为绝汗;急性外感热病中,突然恶寒战栗而后汗出者为战汗。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阴阳失,营卫不和,以致腠理开阖失常,津液外泄而成。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是自汗和盗汗。西医学中多种疾病,如各种病毒、细菌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免疫内分泌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功能性汗出异常或手术、大出血、产后等等,以汗出异常为主要症状时,均可以诊断汗证。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结核、风湿热、甲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低血糖、虚脱、休克及传染病各期均可出现出汗过多的症状。生脉散具有益气养阴,生脉敛汗的作用,对于汗证的治疗既能止汗,又能补其阴液。

【病案举例】

1.患者女,48岁,1989年2月28日初诊。主诉:2月前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体温达40℃。经某职工医院输液热退(用药不详)后出现两手肿胀,麻木疼痛,活动受限,手不能握物,足不能任地,颈部盗汗,睡前用毛巾圈住,次日毛巾可以拧出水来,其余部位不出干,伴周身乏力、嗜睡,生活不能自理,需别人喂饭,搀扶可勉强行走。2个月来从未间断治疗,病情日渐加重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实验室检查:血沉26mm/h,抗链“0”100单位。肌电图示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断:盗汗;痿症。西医诊断:自主神经功能素乱;周围神经病变。治则:滋阴、补气、养血为主,佐以通经活络,用四物汤合生脉散加减:当归12g,熟地9g,白芍9g,川芍9g,党参10g,麦冬9g,五味子9g,茯苓9g,白术9g,鸡血藤30g,伸筋草12g,甘草6g。水煎服,6剂。

1989年3月19日四诊:上方服18剂,自述两手除有轻微肿胀外,别无任何不适,自己能做轻微家务劳动,嘱再服6剂,以饮食调养善后。

按:该病起于高热伤津。中医学认为,气旺生津,气随液脱。高热伤津,势必耗伤气血,气血俱度则身倦乏力;气血运行不畅,水液代谢失调则四肢肿胀;气血不能营养筋脉故麻木疼痛;阴虚阳亢,迫津外出,故为盗汗。颈部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感受器,能对机体内外各种利激发生灵敏的反应,自主神经功能素乱则表现为颈部出汗。方以四物汤补血,以黄芪补气,生脉散滋阴固汗强心,佐以鸡血藤、伸筋草以舒筋活络,汗止血脉通,故肢体不痛。据中医学效不更才之旨,连服24剂而获效。

2.潘某,女,56岁,于2001年7月15日初诊。因咳嗽、鼻塞、流涕反复发作一月余,期间先后自服“感康”、“白加黑”、“康必得”等药,于2000年7月5日出现恶寒、发热、自汗不止症状,即到兰医第一附属医院求治,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予静点“克林霉素”、口服“金熊炎必克”,并仍自服“感康、“白加黑”等药,治疗一周后,患者出现恶寒怕风、大汗淋漓,四肢拘挛、屈伸不利等症状。遂于2001年7月15日其家属慕名请吾师出诊。我伴至寝所,当时正值盛夏酷暑,气温高达38℃。见病者瑟瑟发抖,覆被而卧,下铺电褥,面色苍白,神志尚清,汗出淋漓,浸衣湿被,身凉如水,肢体倦缩,不敢暴露,连诊脉伸手都惧怕。舌质红赤,体瘦,上有裂纹,无苔,脉沉弱。吾师诊脉查病后曰:“桂枝加附一枚安,汗因过发漏漫漫,尚有恶风尿又难,肢急常愁伸屈难。”该证系“漏汗证”,恰如《伤寒论》第20条所云:“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肢微急,难以屈伸,桂枝加附于汤主之。”今患者因过服“解热镇痛类药”,以致汗出过多,阳随汗泄,阴随阳脱,终致阴阳两伤,故选桂枝加附子汤合生脉散加味旨在壮表之元阳,和在表之营卫,扶身之元气,敛人之阴液。处方:桂枝10g,白芍15g,附片15g,麦冬12g,五味子12g,山茱萸30g人参10g,炙甘草12g,大枣12g。药进两剂后,病势已退,诸症减轻。患者能下地,但身体仍显虚弱,动辄汗出;上方将附片加至20g,生黄芪30g,加强益气固表之效。又进2剂,病痊愈。

生脉注射液的成分是由古方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

功用:益气敛汗、养阴生津。主治:热伤元气,阴津大耗,汗多体倦,气短口渴,脉束虚弱等。方中用人参甘温,益气生津;麦冬甘寒,清热养阴;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共成益气敛汗、养阴生津之功效,应用中医辨证,西医辨病,异病同治的原则治疗不同之病。杨秀英等用华西牌生脉注射液治疗发汗后大汗不止及消渴证,均取得了满意疗效。

【病案】

1.患者,女,45岁,农民,1995年6月6日人院。患者于1995年1月因受凉引起头痛,恶寒,一次服头痛粉6包,致汗出不止,恶风、肢体困倦乏力,曾在当地医院服归脾丸,补中益气丸无效,又给服麻黄汤一剂,致患者大汗不止,口渴心中烦热,夜不能眠,怕风,在数家医院经中西药治疗不见好转,来我院治疗,就诊时,时至盛夏酷署乃身着棉衣,紧盖棉被,头戴棉帽,房门紧闭,仍恶风、怕冷、汗出如珠,迎风周身疼痛,胸闷喜叹息。诊脉虚细,舌质红苔中心黄。证属:发汗太过,气阴耗伤,营卫不和,即给予生脉注射液60ml加入1000ml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用药2日后,患者汗出恶风减轻,夜寐已安,配以中药辨证施治,两周后脱去棉衣换上夏装,又给予静滴第二疗程以巩固疗效,现患者汗出已止,诸证消失。

按:生脉注射液的成分是由古方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治则:益气敛汗、养阴生津。主治热伤元气,阴津大耗,汗多体倦,气短口渴,脉虚弱等。方中用人参甘温,益气生津;麦冬甘寒,清热养阴;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共成益气敛汗、养阴生津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生脉注射液具有调节中枢神经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外周和冠脉循环,有抗寒、抗炎及增强抗病能力等作用,根据不同病证辨证施治,扩大治疗范困。以上两病案均为气阴双虚,异病同治,使用后改善症状明显,临床可配合使用,取效甚捷152.赵某,女,24岁,工人,2002年6月28日初诊。患者四肢掌心汗出,以手心为甚,其汗淋漓不断,病十年余,不分四季、昼夜,睡则汗收,醒则汗出,烦惊更甚。近几年来益甚,自觉痛苦不堪。长期求治,均以汗为法,未能获效。诊见:病况如前述,伴有头晕,心慌,失眠,神疲,面色不华,舌淡,脉细弱。根据患者汗出的病程发展,属内伤杂病,依其脉证所见当属阳虚自汗,治当补气固卫。汗为心液,随汗泄必耗散营血,故佐敛阴调营。方选生脉散加味治疗,处方:党参15g,黄芪12g,麦冬20g,五味子15g,炙甘草6g,牡蛎30g,附子12g,茯神12g,白芍12g。每日1剂,水煎服服上方3剂,疗效不显,原方加熟地12g、桂枝10g、远志12g、柏子仁12g。继服3剂后,只见断续汗出,汗量减少。守方前后共服三十余剂,汗出停止,诸症消退,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按:顽固性自汗症并不多见,本例自汗当为内伤阳虚,且患者病程长达十余年,汗出较多,必致元气和津液的耗伤,伤阴则阳无所附,伤阳则津无所续生,阴阳不济,故采用一般收涩之法不易获效,应重在益气固卫、调和阴阳。本例选用生脉散加味治疗,以益气敛阴、调营止汗。初诊3剂尚未见效,后加桂枝通阳人心力专,远志定志宁神,熟地阴中求阳。诸药合用,相得益彰,营卫阴阳调和,汗止而诸症遂减,病告痊愈。

3.李某,男,87岁,1997年5月8日来诊,风热感冒后恣食狗肉致自汗不止2月余,汗出以腰以上为甚尤以头颈部为多,动则汗出如珠,伴失眠,心悸,神疲,乏力,胃纳差,口,大便干结,小便少而赤,舌暗红、苔白腻干,脉细弦,证属热病伤阴,气阴两虚所致。治以益气养阴,健脾敛汗。用生脉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味,处方:黄芪、太子参、生龙骨、夜交藤、红枣、女贞子各20g,麦冬10g,五味子6g,茯苓15g,浮小麦30g。服3剂后,自汗大减,守上方再服6剂,自汗止,睡眠正常。

按:患者热病后期,气血两伤,阴液未复,又因恣食燥热之品,乃至自汗不止,心液损伤,根据蒲辅周经验,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用生脉散合甘麦大枣汤,适当加入重镇安神之品,益气养阴,安神敛汗,使气阴恢复,诸症悉除。

4.陈某,男,29岁,1998年12月4日初诊。近一周来,夜间入睡每每全身大汗不止,湿透衣衫及褥被自觉精神极度疲惫,体倦乏力,饮食、二便无明显异常,患病前,自觉气盛精力充沛,夫妻性生活频繁。诊见:面色无华,舌淡边有齿印、苔薄,脉弦大、重按无力。此乃阳气虚馁,阴精亏损所致治宜固阳敛阴,以芪附汤并生脉散加味。处方:黄芪30g,制附子(先煎)西洋参(另炖兑服)各0g、麦冬、五味子各15g,煅龙骨、煅牡蛎各25g,每大1剂,水煎服,7剂。12月12日二诊:服药4剂后夜间汗出减少,7剂药尽,全身大汗基本控制,神疲乏力等症明显好转。效不更方,续原方5剂以巩固疗效。

按:患者房劳过度,阴精大伤,气随精脱,因人夜阳气亦虚,更是无力固护于外,故而大汗淋漓,徐教授首以芪附汤益气回阳,因无形之气需急固;生脉散三味药一补一润一敛,共奏益气养阴、数汗止汗之功;再辅煅龙骨、煅牡蛎加强其固精防脱的功能,药证相契,故而奏效。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生脉散加减治久热不退(

中草药2021-06-21
生脉散加减治久热不退(疳热)案医案、配方

生脉散加减治妇科杂症医

中草药2021-06-21
生脉散加减治妇科杂症医案、配方

生脉散加减治胸水医案、

中草药2021-06-21
生脉散加减治胸水医案、配方

生脉散加减治节少阴寒化

中草药2021-06-21
生脉散加减治节少阴寒化证医案、配方

生脉散加减治胸汗异味医

中草药2021-06-21
生脉散加减治胸汗异味医案、配方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