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生脉散加减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医案、配方

浏览: 发布时间:2021-06-21 11:17:41

上呼吸道感染,又名感冒,俗称“伤风”,是病毒局限性感染于鼻腔及咽喉引起的疾病,部分患者有细菌混合感染,以发热、严寒、头痛、鼻塞、流涕、喷嚏为主,是一种最常见的传染病。一般病势轻、病程短、预后好,但发病率最高,常可继发于肾炎、中耳炎、风湿热、鼻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其病因病理:感冒大都是病毒引起,约有20%与细菌混合感染,它们常存在鼻咽部,当因受寒、劳累、气温然变时会大量繁殖,引起感冒的病毒有上百种,主要有流感病毒、鼻病毒、黏液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ECHO病毒、合胞病毒、柯萨病毒等,若患者抵抗力弱会继发细菌感染面引起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并发症。病理机制尚不清楚,主要表现为鼻黏膜增厚、水肿、充血,组织学可见黏膜极度水肿,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嗜伊红细胞浸润。本病属中医感冒范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认为感冒是由六淫之邪时行病毒乘人体抵抗力下降时,从肌表而袭犯肺卫。风为六淫之首可季节、区域人的体质不同等因素而表现出风热、风寒、风燥、风湿证。外邪犯侵,卫表失和邪正相争,故见严寒发热,“风性轻扬,上先受之”,肺处胸中位于上焦为之华盖,故临床又多见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等肺卫症状。

生脉散滋阴益气扶正固本,对本病疗效及保健预防不错。

【病案举例】

谢某某,男,4岁,1991年8月24日就诊。病儿反复发热近两周,一般在37.5℃~39℃之间,往往日轻夜重西医经查血常规后诊断为病毒性感冒,经打针、服西药后发热未退后来中医儿科诊治,症见:发热时轻时重,无汗,心烦哭闹,睡眠差,易惊醒,神倦,口渴喜饮,不思食,大便干结,小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数。辨证为小儿感受暑热病毒,导致气阴两虚治宜清暑泄热,益气生津。处方为自拟清热生脉饮,药用:党参、沙参、麦冬、淡竹、生地、知母、石膏、谷麦芽、枯芩、芦根、水灯芯各10g,五味子、甘草各5g。服药2剂后,病儿体温恢复正常,精神明显好转。

按:小儿病毒性发热,多属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是由各种病毒,如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肥病毒等感染形成的。其病类似于中医所说的感冒、小儿夏季热等范畴。是因感受风、热、暑、湿等时邪病毒所致。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尤以夏、秋两季最为多见。该病例是由感受暑热时邪病毒所致。暑为阳邪,常夹湿,伤津耗气。暑邪由口鼻而入,首犯肺胃,肺主气,暑必伤气。气虚则邪滞;而暑又夹湿,湿为病多在脾胃,郁久化热,津液必伤。津液耗损,加之气虚,故热邪往往稽留而不易退。小儿脏腑娇嫩,抵抗能力差,不耐暑热侵袭,持续发热,耗气伤阴,故表现为心烦、口渴喜饮、舌质红、脉数等。

在自拟的清热生脉饮中,用生脉散益气生津止渴,加沙参养阴润燥,淡竹叶、石膏清热除烦,生地、知母养阴清热生津,黄芩泻火清湿热,水灯芯降心火,谷麦芽顾胃气,芦根清热生津。服药热退则改用健脾调胃之方。但在临床诊治中应注意两点:第一,因生脉散不是治暑病的通剂,如外有表邪,恶寒发热,或暑病热炽,气阴未伤者,应当禁用;第二,由于小儿具有脏腑娇嫩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脾胃易受损害,故用药必须审慎。在对小儿治病时,往往应以健脾调胃善其后。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生脉散加减治久热不退(

中草药2021-06-21
生脉散加减治久热不退(疳热)案医案、配方

生脉散加减治妇科杂症医

中草药2021-06-21
生脉散加减治妇科杂症医案、配方

生脉散加减治胸水医案、

中草药2021-06-21
生脉散加减治胸水医案、配方

生脉散加减治节少阴寒化

中草药2021-06-21
生脉散加减治节少阴寒化证医案、配方

生脉散加减治胸汗异味医

中草药2021-06-21
生脉散加减治胸汗异味医案、配方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