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性失语
癔症性失语为精神因素引起的突发性失语,系癔症的一种喉部表现,又称为心因性失音、功能性失音。
【病案举例】
患者,女,22岁,因失语近2个月于199年1月3日就诊。患者怀孕1个月后结婚,婚后近2个月常梦见1人教其学口吃,醒后便渐成口吃。就诊时病人意识清楚,查体合作,为功能性失语,听语无,,,
障碍,书写无障碍,心情抑郁,不思饮食苔白腻,脉弦滑,查体无异常,舌、唇、声带功能无异常,脑电图颅脑CT无异常,曾在当地医院进行暗示疗法,给肌内注射用水2ml,并嘱其丈夫解除患者的顾虑,无明显疗效而来诊。诊断为:癔症性失语,中医辨证为痰气郁结,遂给:陈皮12g,半夏6g茯苓15g,实12g,竹茹12g,柴胡12g,夜交藤30g,炒酸枣仁30g,当归1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药3天后患者能说出自己的意思,但口吃严重,继服上方6剂,仍稍口吃,原方再服3剂,口语完全正常。
按:精神因素是癔症性失语的直接原因。中医根据八纲辨证认为患者发病机制为痰气郁结。巢元方曾说:“脾气通于口,脾脉连舌本,邪乘其脏而搏于气,发言气动,邪随气而干之,邪气与正气相交,搏于口舌之间,脉则否涩,气则壅滞,这正应验了“怪病皆由痰作崇”之理。患者因未婚先孕,情志不畅,肝郁乘脾,脾运不健,生湿聚痰,痰蒙神窍;患者营孕胎儿,气血易亏;痰阻气血,气血运行不畅。因此,导致脑失所养,出现失语、多梦。根据“治病求于本”原则,采用二陈汤健脾祛痰柴胡疏肝理气治本,夜交藤、炒枣仁养心安神,当归养血活血以治标,诸药合用,标本兼治,药症对应,取得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