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性晕厥为排尿过程中或排尿终了时突然发生短暂意识丧失的一种病症。该病症虽发作时短,醒后如常;但发作突然,昏厥跌扑,常伴意外损伤,尤其反复发作者,恐惧之感长期伴随,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临证不得轻视,现代医学对此无特殊疗法。众多医家认为,排尿性晕厥勿需特殊治疗,但对屡有发生者,必须根据患者之体质,予以中药调治,并要求患者避免劳累不过量饮酒,睡醒后不要立即起床小便,小便时不要太用力。如此,方能有效地防止复发,彻底治愈疾患。其中证属寒饮上蒙清窍型可用五苓散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病案举例】
史某某,男,26岁,1999年7月20日初诊患者于1月前饮冷有过,夜卧受寒,黎明起床小溲,排尿未毕,头目眩晕,随即扑地,不省人事,约数分钟清醒。此后每周发作2~3次,皆发于夜间。就诊时患者自诉无不适之感。查:形体消瘦,血压16/10ka,心肺听诊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68次/分);正常心电图范畴。
舌淡,苔白滑,脉弦细滑。诊断:排尿性晕厥。证属寒饮损伤中阳,,,水邪上蒙清窍。治宜利水渗湿,温阳开窍投以五苓散加味:茯苓、猪苓、泽泻各15g,白术10g,桂枝12g,石菖蒲9g药服7剂,夜尿昏厥发作1次。又进7剂,昏厥未作。随访1年,病情无复发按:仲景云:“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颠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本患者虽无脐下悸动及吐涎沫之表现,但有贪凉饮冷损伤脾阳之病史,脾阳受损,水饮不化,夜间阴盛,天人相应,阴水,。
上乘清阳之位,故眩扑昏作。异病同治,投以五苓散加石菖蒲,利水渗湿,温阳开窍,药证合拍,效着功收。若年事较高,合用金匮肾气丸则收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