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系指视神经的营养血管发生循环障碍的急性营养不良性疾病.一般以视网膜中央动脉在球后约9~11mm进入视神经处为界,临床上分前段和后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两型,均与营养视神经的小血管发生循环障碍,使视神经缺血、缺氧,而致组织水肿,从而导致视功能下降有关.本病一般与眼部手术后、低眼压、青光眼,及全身或局部血管病变有关.主要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眼底检查可见视盘缺血性改变.
本病在中医学属于"视瞻昏渺"范畴,引起原因众多,总因气血虚弱和气滞血瘀两途,治疗以行气活血通络为主.
【病案举例】
姜氏等报道了临床运用通窍活血汤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病例表明,其一共收治72例病人(80只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58例(62只眼),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4例(18只眼)治疗纽予通窍活血汤加减:赤芍10g,川芎6g,桃仁10g,红花10g,麝香0.06g(冲服),琥珀2g(研末冲服),泽兰10g,三七10g(冲服),生姜6g,大枣15g,老葱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mL静脉滴注.两组同时予地塞米松15mg静脉推入,3天后逐渐减量停药.均以2周为1疗程.治疗组显效治愈者明显增多,总有效率9.48%,优于对照组之60.53%对照组治疗1疗程后疗效较差的29只眼加用通窍活血汤治疗并进行前后自身对照,结果示应用通窍活血汤后视力进步者比例增多,其疗效与第1疗程后相比差异有显着性.
姜氏等认为,临床短期大量使用激素的基础上配合通窍活血汤治疗,有效地改善了血液的循环与灌注,增加了视神经的血液供应,使受损的视神经功能得到恢复,因而提高了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