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路志正补脾益气除湿痹方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浏览: 发布时间:2021-03-17 17:57:47

【配方组成】麻黄3g,桂枝9g,苦杏仁9g,羌活9g,白术g,薏苡仁12g,陈皮6g,半夏9g,甘草3g

【作用与功效】祛风散寒,除湿解表,健脾化湿.

【适应证】关节酸痛,部位不移,类风湿关节炎.

【路氏临证心得】曾治张某,45岁,2年来关节酸痛沉重遍及周身,疼痛部位不移,而以两肩关节为着,经某医院查血沉43mm/h,白细胞1100/mm3,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服呆泰松、吲哚美辛(消炎痛)水杨酸制剂未见明显好转,于978年6月7日来诊.近日来天气阴霾多雨,病人双肩关节酸痛加剧,周身困重,恶风寒而无汗,自觉气短,纳呆不饥,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而小数.关节痛处不移,沉重酸痛,系湿痹.

病人脾虚湿困,然恶风寒而无汗,知其表邪尚在,先以去风散寒、健脾除湿之法,拟麻黄加术汤合麻杏薏甘汤加味.

及药4剂,微汗出,恶寒除,而疼痛稍减.但罹病两载,脾是湿困,气血已衰,非补益则脾虚不复,非温燥则寒湿莫除.

二诊即以补脾益气为主,兼以祛风散寒除湿,方选六君子汤七裁.

党参12g,茯苓9g,炒白术9g,陈皮6g,半夏12g,山

与12g,羌活、独活各9g,川草乌各6g,秦艽9g,薏苡仁5g,甘草3g.6剂.三诊,药后关节疼痛大减,气力有增,大便偏结,小便短赤,舌尖边略红,苔微黄而腻,脉弦细数.此寒湿欲解而有化热之势,遂更方以健脾除湿,清热络.

药用:石膏30g(先煎),白术10g,薏苡仁15g,秦艽

10g,稀草15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7枚.4剂.四

诊时热势已除,苔白腻,脉濡缓.仍以健脾益气为主,略减散寒除湿主力,以二诊方去川草乌、羌活、独活,加苍术9g,防风9g.守方进23剂,至8月10日关节疼痛消失,查血沉19mm/h,白细胞计数9000/mm3,而告愈.

【解读赏析】湿痹的特点与湿气有关,内因多在脾湿,外因多感湿邪,也为痹病中的一种.《内经》名之曰着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又名肌痹.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杂病》

云:"湿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秦景明在《症因脉治》卷三中指出:"湿痹之证,或一处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举,或半身不能转侧,或湿变为热,热变为燥,收引拘挛作痛,蜷缩难伸,名曰着痹,此湿痹之证也."《内经》说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在这里的"合"字,不仅仅是风寒湿三气相合,更主要的是与人体易感的部位相合,从而致病.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但在实际临床中风湿患者很少问及大小便.

喻昌在《医门法律》的解释是"湿痹者,湿邪痹阻其身中之阳气也,利其便,则阳气通行无碍,而关节治痹并解矣.设小便利已,而关节之痹不解,必其人阳气为湿所持,而不得外泄,或间有头汗,而身中无汗,反欲得被覆向火者,又当微寒以通其阳也".通阳可以解除痹痛.已有湿邪中阻之证,可以选用五苓散,或者五苓散倍桂枝,或如路氏之本方.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