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哮喘(支气管哮喘)百分百根治特效秘方-治疗最有效的偏方

浏览: 发布时间:2021-01-17 17:08:36

哮喘(支气管哮喘)

一、【特效秘方处方】

处方1桂枝干姜五味子麻黄杏仁甘草胆南星各9克白芍18克细辛皂荚炭各3克半夏苏子鹅管石海浮石代赭石葶苈子各15克石苇30克

用法水煎服。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温肺散寒、降气化痰。治疗支气管哮喘实痰冷哮型。

处方2麻黄3克白术10克蜈蚣2克地龙炙僵蚕蝉蜕炮山甲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化痰散结、散热平喘。用于支气管哮喘型本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型患者68例,总有效率达76%。

处方3炙麻黄炙甘草各6克苦杏仁五味子白术僵蚕桃仁各10克白芍黄芪党参各30克补骨脂枸杞子重楼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温肺补气、止咳平喘。主治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本方治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128例,总有效率达89.2%。

处方4蛤蚧尾2对

用法研细末,每次6克,每日1次,白开水送服。或者将蛤蚧尾整天含在口中,不喘时去掉。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本方主治哮喘。为民间验方,用后确有显著效果。行路人口含蛤蚧尾,有补肺益肾,减轻气短的作用。

处方5杏仁10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附子6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本方适用于咳喘气短不能平卧,畏寒,指趾厥冷,舌苔白滑,脉沉细弱或细数无力。该病是由于肾阳衰微,水气内停形成的。方中附子温补肾阳,祛寒邪。茯苓、白术健脾利水,白芍与附子同用,能入阴破结,敛阴和阳,合为温肾散寒、健脾利水之功效。

处方6麻黄6克石膏15克杏仁10克半夏10克鱼腥草30克桑白皮10克瓜蒌15克黄芩1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本方适用于咳嗽伴呼吸急促,喉中有痰鸣声,气粗,呛咳而阵发,痰黄黏,口渴喜饮,舌质鲜红,苔黄而腻,脉滑数该病是由痰热内蕴,肺气壅实而形成以上诸症。方中麻黄、杏仁、石膏黄芩,开肺气而又清热;半夏、瓜蒌化痰并能降逆;鱼腥草、桑白皮,清肺热。诸药力达到宣肺清热、化痰降逆的作用,是一有效的方剂。对中医诊断的“热哮喘”有确实疗效。

处方7瓜蒌仁15克百合15克川贝母9克莱菔子9克桑白皮9克天门冬9克枇杷叶9克远志9克冬虫夏草克炒苏子3克葶苈子3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本方适用于冷、热症状不明显的哮喘症患者。主症:咳嗽痰多,气急喘闷,喉间哮鸣,重则摇体抬肩,不能睡卧,有轻微盗汗,脉虚而滑数,苔白黄,质多红。该方为豁痰定喘的有效方剂,用后往往能够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如久病体弱患者,方内之瓜蒌仁、莱菔子可酌情减量,冬虫夏蕈用量可以酌加。

体弱者,须慎用葶苈子。

处方8熟地12克山萸肉6克怀山药10克云茯苓10克五味子6克冬虫夏草6克补骨脂9克胡桃肉9克怀牛膝9克沉香6克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本方适用于年老体弱,或反复频繁地哮喘发作,吸气困难,呼气较易,走路则加重,甚则常年持续性哮喘,发作时喉中痰鸣,咳声无力,咳痰不爽,精神疲劳,气短不足以息,舌质淡白,脉虚无力。大凡出气粗而喘为肺症;吸气促而喘为肾病,中医称谓“肾不纳气”。此方,对肺肾两虚的哮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林佩琴说:“实喘者,胸满气粗,客邪于肺,上焦气壅,治宜疏利;虚喘者,呼长吸短,肾不纳气,孤阳无根,治宜摄固故实喘责在肺,虚喘责在肾。”遵上所言,药症相合,故能使缠绵难愈之疾,终得康复。

处方9鲜地龙10克白糖蜂蜜各适量

用法先将地龙捣烂,加入白糖、蜂蜜,用开水冲药,1次服完。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本方对肺热喘嗽,哮喘(支气管哮喘),痉挛性支气管炎以及高热烦躁、惊痫、抽搐等症均有一定效果。

处方10麻黄10克细辛6克桂枝10克五味子10克甘草6克半夏10克杏仁10克白芍10克生姜3克

用法以上9味药加水500毫升,置文火上煎熬15分钟,即可内服,1剂分2次用,每日1剂,酌情又连服3天。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本方适用于风寒袭肺,咳嗽喘急,咳痰稀薄色白,初期兼有恶寒,无汗,头痛,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此方服后效果良好,诸症皆可平息,病情告愈。

处方11黄芪2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干姜10克茯苓10克半夏10克

用法以上6味药加水500毫升,水煎服。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此方适用于喘急气短、咳声低弱、语言无力、咳痰稀薄或带有泡沫状、形寒肢冷、舌质淡、脉沉细。

处方12生地黄10克山茱萸10克丹皮10克女贞子10克五味子10克茯苓10克山药10克胡桃肉10克冬虫夏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本方适用于喘促日久不愈、气不连续、动则加重、口燥咽干、午后潮热、喘则面红足冷、舌质红、脉沉细数。诸症属肾阴虚,肾不纳气。遵方服用,沉痼则可消失。

处方13炒胡桃肉30克枸杞子10克

用法每日顿服1剂。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本方对肾阳虚、肾阴虚均可服用。

处方14茄子根20克红糖适量

用法水煎服,取煎液冲红糖1次用。连服7天,为1个疗程。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本方主治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效果。最好取过冬经霜雪季节的茄根,治疗此病疗效好。

处方15地龙500克川贝母100克

用法将地龙焙微黄研末,川贝研末,每日3次,每次8克,用温开水送服。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此方对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有解痉平喘的作用,对痰多的病人,使痰易咳出,对患者胸闷有明显的减轻作用。

处方16麻黄10克黄柏10克白果仁10个(打碎)茶叶1捏白糖30克

用法水煎后加白糖,每日1剂,分2次服。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本方适用于过敏性支气管喘息,发作时呼吸困难,用该方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处方17苏叶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1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本方主治支气管哮喘、咳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处方18黄芪12克冬虫夏草10克大枣10个猪肺1具

用法将猪肺洗净与诸药加水炖烂,饮其汤,食其肺。本方适用于哮喘发作先兆前用。有预防哮喘的作用,对哮喘病有较好的效果。

来源民间经验方。

处方19萝卜黄芽(春分前出窖)50克贝母10克冰糖适量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4次服。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本方主治支气管哮喘。

处方20蚱蜢7个麻黄3克

用法先将蚱蜢焙干研末,分为7包;水煎麻黄200毫升,分为7次进蚱蜢末,每日1包。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本方主治支气管哮喘,经临床使用有一定的平喘作用。

处方21麻黄10克杏仁12克紫菀12克款冬花12克苏子12克枳壳6克全瓜蒌20克大黄6克法半夏6克黄芩12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此方具有通腑平喘、宣肺止咳的作用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表现为除咳嗽、气喘、胸闷、咳黄脓痰外,还有大便秘结、腹胀满闷等症者。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通宿便,使肺脏邪气从大便排出,釜底抽薪,同时也不使体内邪气郁积于肺,达到止咳平喘的目的使用时注意大便已通畅,可以减去大黄。

处方22苏子12克葶苈子10克射干10克麻黄10克紫菀15克款冬花12克五味子10克半夏10克甘草6克前胡10克厚朴10克陈皮12克当归12克细辛3克金银花20克生姜5克大枣3枚

用法水煎服。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本方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止哮。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早期肺心病所致咳嗽气喘,呼吸困难,晨起多痰之症。临床反复应用,效果显著。

处方23前胡10克白芍12克黄芩12克僵蚕2克防风6克蝉衣15克乌梅30克炙麻黄6克杏仁15克地龙1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支气管哮喘,症见呼吸急促,喉间哮鸣,胸部憋闷,不能平卧者。支,。

气管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由多种过敏引起,本病多由风邪诱发,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本方具有疏肺祛风,解痉平喘之效。方中重用有抗过敏作用的中药,如防风、僵蚕、黄芩、乌梅以抑制过敏反应,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起到止喘作用。

处方24麻黄6克白果10克黄芩12克金银花30克鱼腥草15克杏仁10克百部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民间经验方。

说明本方功能宣肺泄热、祛痰平喘,适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之急性发作期。因该病多属本虚标实证,急性发作时以痰浊壅肺、咳喘咳痰为主,故以本方多宜。

二、【辨病成药】

1.蛤蚧定喘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组成:蛤蚧瓜蒌子紫菀麻黄鳖甲(醋制黄芩甘草麦冬黄连百合紫苏子(炒)石膏苦杏仁(炒)石膏(煅)。

用法:制成丸剂。口服,水蜜丸1次5~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

功用:滋阴清肺,止咳定喘。用于虚劳久咳,年老哮喘,气短发热,胸满郁闷,自汗盗汗,不思饮食。

2.桂龙咳喘宁胶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组成:桂枝龙骨白芍生姜大枣甘草牡蛎黄连法半夏瓜蒌皮苦杏仁(炒)。

用法:制成胶囊。口服,1次5粒,1日3次。

功用: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壅盛等症;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3.川贝精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组成:麻黄浸膏适量(相当于盐酸麻黄碱2.1克)川贝母陈皮桔梗五味子甘草浸膏法半夏远志。

用法:口服,1次3~6片,1日3次;小儿酌减。

功用: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风寒咳嗽痰喘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闷、痰多。

4.止嗽定喘口服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组成:麻黄苦杏仁甘草石膏。

用法:口服,1次10ml,1日2~3次,儿童酌减。

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用于表寒里热,身热口渴,咳嗽痰盛,喘促气逆,胸膈满闷。

三、【预防调护】

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2.注意气候变化,重视防寒保暖,避免感冒。

3.注意饮食适宜清淡,忌生冷、肥甘厚腻,如酒、鱼虾、肥肉、浓茶,切勿过饮过饱。

4.环境空气宜清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尘刺激,吸烟者要戒除。

5.哮喘发作应及时治疗;平时可长期服用切合具体情况的扶正固本中药,但严忌杂药乱投,损伤正气。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