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
肉桂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树皮。
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原之功。用于肾阳虚证,胸痹,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寒湿腰痛,寒凝血瘀等证。
【主要成分】
本品含挥发油,称为桂皮油或肉桂油,油中主要含有桂皮醛乙酸桂皮酯、乙酸苯丙酯等;另外还含有少量鞣质、粘液质等。
【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
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胃脘部烧灼感、腹痛、腹泻,严重者甚或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烦躁不安等。
【作用机制】
桂皮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外周血管、镇静、镇痛、抗菌、升高白血球及抗放射等作用。治疗量的桂皮油对胃粘膜有缓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消化机能,能促进肠蠕动,排除胃肠道积气,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但应用时间过长或剂量过大,则对胃肠道粘膜的刺激作用增强,导致粘膜发生炎症反应,并使胃肠蠕动增强。动物实验发现,应用桂皮油死亡动物的胃肠道粘膜可见明显炎症和腐蚀。
【使用注意】
1.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出血及孕妇忌用。
2.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防治】
救治(1)加速药物排除,避免持续吸收若属于应用剂量过大引起的急性毒性反应,可采用催吐、洗胃、导泻以及利尿等方法迅速清除体内毒物,以免继续吸收,加重毒性反应。(2)对症治疗:腹痛严重者,可选用颠茄合剂内服,或选用654-2,肌肉注射,以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痉挛;腹泻严重者,可应用止泻药,选用活性碳,服1~3g/次,每日3次,可吸附大量的毒素,并减轻其对肠道的刺激而止泻,或用次碳酸铋1-2g/次,每日3次,口服,以在肠道形成保护性膜防止肠壁受刺激而减轻腹泻。
(3)支持疗法:补充液体,10%葡萄糖500-1000mL,维生素C,维生素B6,静脉滴注;并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4)中药治疗:可按清热解毒、健脾和胃立法,以银翘散、参苓白术散加减化裁(如金银花、连翘、生地、麦冬、黄芩、党参、茯苓、白术、天花粉、甘草等)。
预防(1)注意禁忌症:原有胃肠道疾病如食道炎、胃炎、肠炎、消化性溃疡等当慎用肉桂,若病情严重则当禁用(2)注意用药剂量:汤剂成人每日剂量不宜大于5g;若研末冲服以1~2g为宜(3)注意配伍,肉桂畏赤石脂,应避免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