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 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f、杭白芷 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Benth.etHook.f.var. formosana( Boiss)Shan et Yuan的根。辛微温归肺、胃、大肠经。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之功。用于外感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带下,疮痈肿毒等证。
【不良反应】
1.毒性反应:
神经系统:恶心、呕吐,头晕,心慌,气短,大量出汗,血压升高,惊厥,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等,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2.过敏反应:
接触生白芷而中毒者,症见胸以上颜面及四肢等暴露部位出现红斑,浮肿,水疱,糜烂,渗液,瘙痒,灼痛,发胀,木或出现丘疹,皮肤轻度变厚,脱屑,或伴有结膜充血水肿等。
【作用机制】
白芷的有毒成分为白芷毒素。小剂量的白芷毒素,可兴奋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迷走神经及脊髓,出现呼吸增强,血压上升,脉搏徐缓与反射亢进。用至中毒量(30~60g),则发生惊厥烦躁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燥,阴虚血热者者忌用。
【防治】
救治中毒后可用中西医结合的救治原则进行处理(1)内服白芷中毒者,用1:2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并以硫酸镁导泻;同时补充5%葡萄糖生理盐水,以稀释毒素。如出现惊厥、烦躁不安,可用苯巴比妥或氯丙嗪等镇静剂,并给予输液,吸氧等。早期也可用中药玄明粉冲服,促进毒物排泄;或内服解毒祛风,镇惊等药物。(2)接触性中毒者,首当去除病因,内服抗组织胺类药物、维生素及钙剂,重者口服或静滴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加外用药治疗。
预防(1)对经常接触白芷生药之药农等,应多宣传防护常识,加强劳动保护。(2)临床使用白芷,应注意其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当控制其用量。单用内服者,常规用量勿超过20g;复方配伍者,宜3~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