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源与功效】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寒。归肝经。具有凉血化瘀止血,通经之功效。
乌贼骨,又名海螵蛸,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内壳。性味咸、涩,微温。归肝、肾经。具有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之功效。
【药对功效】止血止带,行血通经。
【配伍机制】茜草苦寒,人肝经血分,既能凉血以止血,又能凉血以活血。欲其止血,用治血热出而挟瘀者,多炒用;欲其活血化瘀,治血热瘀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多生用。
乌贼骨咸能入血,涩能收敛,微温和血,善能收涩止血,固精止带,收湿敛疮,又能制酸止痛。凡崩漏下血,肺胃出血,外伤出血,遗精带下,胃痛泛酸,湿疮湿疹等,皆可用。
二药合用,散敛兼施,共奏止血止带,行血通经之功。
【临床应用】
1.月经衍期未至,经闭、痛经。本药对化瘀通经,其开通之性缓,随证配伍用于气滞血瘀之经闭、痛经轻证。亦可配伍蚕沙、王不留行、益母草、牛膝。
2.经水过多,崩漏,带下。
(1)经水过多,崩漏,配伍白术、黄芪、龙骨、牡蛎、山茱萸、棕榈炭、五倍子。
(2)赤白带下。配伍山药、龙骨、牡蛎等。
3.瘀热致顽固性血精,可配伍蒲黄,随证加减。
4.不孕症。因盆腔炎症引起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配伍当归、赤芍、川芎、红花、路路通、皂角刺、香附、败酱草、红藤。
5.吐血衄血。用于正虚夹瘀的吐衄诸症及妇科血崩、经漏、闭经、痛经等。
现代临床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输卵管阻塞、盆腔炎、闭经。
【现代研究】茜草有明显的促进血液凝固作用,表现为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茜草的粗提取物具有升高白细胞作用。
海螵蛸具有抗消化性溃疡、抗肿瘤、抗放射及接骨作用。海螵蛸中所含的碳酸钙能中和胃酸,改变胃内容物pH值,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促进溃疡面愈合。另外,其所含腔质与胃中有机质和胃液作用后,可在溃疡面上形成保护膜,使出血趋于凝固。
【用法用量】茜草,10~15g;乌贼骨,6~12g。水煎服。
【按语】茜草与海螵蛸伍用,出自《内经》中的四乌贼骨一芦茹丸,主治血枯经闭。乌贼骨即海螵蛸,芦茹即茜草。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认为:“本草所载二药之性,自相矛盾,令后世医者并疑《内经》之方而不敢轻用,则良方几埋没矣。
现代医者则广泛应用二味之药对治疗妇科崩漏带下,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