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附子粳米汤/芍药甘草汤合方加味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医案

浏览: 发布时间:2019-03-11 15:36:54

附子粳米汤由“附子炮、一枚(5g),半夏半升(12g),甘草一两(3g),大枣十枚,粳米半升(12g)”所组成,是治疗寒饮证的基本代表方,可辨治一切寒饮郁结证,临证应用且不可将其局限于脾胃。

附子粳米汤是治疗脾胃寒饮证的基础代表方,又因疼痛比较重,故与芍药甘草汤合方,缓急止痛。又根据附子与乌头为同属,半夏反乌头(附子)。笔者结合多年临床诊治用药配伍体会,发现附子配半夏治疗脾胃寒饮证,具有良好的温阳降逆化饮作用。

杨某,男,46岁。有慢性胃炎病史,在2年前出现剧烈胃痛,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经中西医治疗,疼痛明显缓解,可病情还是反复发作,近因胃痛发作频繁前来诊治。刻诊:胃痛剧烈,自觉腹中寒气走窜,食凉或因寒诱发,大便溏泄且胶结不爽,舌质淡,苔薄白滑,脉沉略紧。辨为脾胃寒饮证,治当温阳散寒、化饮降逆。以附子粳米汤与芍药甘草汤合方加味:附子5g,姜半夏12g,茯苓15g,大枣10枚,粳米12g,吴茱萸10g,花椒6g,白芍24g,炙甘草3g。6剂,水煎服,每日3服。二诊:胃痛减轻,以前方6剂。三诊:腹中寒气走窜消失,胃痛大减,以前方6剂。四诊:诸症基本解除,以前方6剂。之后,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又治疗12剂。随访1年,一切正常。

【用方提示】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曰:“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再根据病症表现胃痛剧烈,自觉腹中寒气走窜,食凉或因寒诱发,颇似“腹中寒气,雷鸣切痛”,以此而选用附子粳米汤。方中附子温阳散寒,姜半夏醒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吴茱萸温阳暖胃,花椒温中止痛,白芍缓急止痛;大枣、粳米补益中气,炙甘草益气和中,并调和诸药。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芍药甘草汤治疗不孕症配

中草药2021-05-14
芍药甘草汤治疗不孕症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芍药甘草汤合五虎追风散

中草药2021-05-02
芍药甘草汤合五虎追风散中风后综合恢复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芍药甘草汤2治疗头痛配

中草药2021-04-28
芍药甘草汤2治疗头痛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芍药甘草汤1治疗头痛配

中草药2021-04-28
芍药甘草汤1治疗头痛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芍药甘草汤治疗尿毒症并

中草药2021-04-22
芍药甘草汤治疗尿毒症并发症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