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黄芪、党参、白芍、甘草、山药、陈皮、香附、乌梅。
【药理作用与现代研究】
1.抗溃疡:黄芪、党参能降低胃液与胃酸的分泌量,预防大鼠幽门结扎性溃疡发生。党参正丁醇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溃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对消炎痛和阿司匹林引起的腺胃部粘膜PGE 2和氨基已糖含量下降有明显对抗作用。党参对胃肠运动有调整作用。甲基橙皮甙能抑制大鼠实验性溃疡的发生;减少胃液分泌。
2.利胆:甲基橙皮甙可增加大鼠胆汁及胆汁内固体物的排泄量,鲜橘皮中提取的橘皮油具有溶解胆固醇结石作用。
3.抑菌抗炎:橙皮甙与甲基橙甙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微血管出血及抑制小鼠巴豆油肉芽肿。白芍醇提取物及甘草次酸对大鼠蛋清、甲醛及棉球肉芽肿炎症有抑制作用。
4.解痉:甘草煎剂、甘草浸膏及黄酮类成分对离体十二指肠有抑制作用,并能对抗氯化钡、组胺引起的肠痉挛,以甘草甙元的解痉作用最强。
5.调节免疫功能:大量研究证明,黄芪、党参、白芍、甘草对动物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体液和细胞免疫均有明显增强作用。并对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人的免疫功能降低有保护作用。
【作用与功效主治】养胃健脾,理气和中,祛除疼痛,消除胃胀。用于胃脘痛。

【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每次1包,一日3次,空腹服用。
【剂型与规格】冲剂:每包15g。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32例,每次15g,一日3次,疗程6个月。显效54例,占40.9%,有效57例,占43.2%,总有效率84.1%。治疗后对上腹隐痛的有效率93.0%。嗳气、嘈杂、反酸、恶心均显著好转。治疗前后胃镜检查表明粘膜萎缩与炎症明显减轻,活检发现腺体萎缩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发现壁细胞抗体转阴,血清胃泌素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