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孔荣顺重用赤芍治瘀阻黄疸经验临症体会

浏览: 发布时间:2018-11-13 21:51:34

赤芍在临床中运用广泛,大剂量使用则源自北京302医院汪承柏教授。在其编著的《中西医结合诊治重度黄疸肝炎》一书中,对于赤芍在重度黄疸型肝炎方面的运用可谓独树一帜,疗效卓著。孙氏在临床中以此法治疗部分黄疸型肝炎,收效满意。

如治谢某,男,47岁。因表面抗原阳性20年,乏力、尿黄20天,腹胀7天于1997年6月11日以“乙肝后肝硬化”收住院。查体;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肝脾未及,腹水征阳性,双下肢无浮肿,肝掌明显。 B 超提示:肝脏弥漫性炎症,腹水征阳性。肝功:TBIL123.5pumol/L,DBIL52.4pmol/L,TTT 70 U, GPT 150 U以上, HBsAg(+)1:512。三系统: HBsAg(+),抗- HBc(+), H Be Ag(+)。给予保肝、利尿、支持等西医治疗,腹水消退,但黄疸持续不退。于住院后第56天查肝功:TBIL130.2pmol/L,DBIL63.1ymol/L,TTT12U,GPT 8 U, HBsAg(+)1:256,改用中医治疗。症见身目发黄。尿黄似茶水,口干不欲饮,恶心纳差,胃脘振水声,舌质暗红,苔白滑,脉弦细。辨证:血热血瘀,兼水饮停蓄。处方:丹参30 g,赤芍120 g,葛根30 g,桂枝8 g,茯苓30 g,半夏8g。1周后自觉症状消失。复查肝功:TBIL66.2pmol/L,DBIL35.6pmol/L,TTT 12 U, GPT 22 U, HBsAg(+)1:128。即带药出院。1年后随访告知上方服20余剂后黄疸消失,至今病情平稳。

临床体会

1.淤胆必凉血,凉血重赤芍

胆汁淤积多表现为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中医学认为,黄疸多因湿热、疫毒、酒伤、癥瘕使肝胆失于疏泄,郁而不达,胆汁泛溢入血所致。部分黄疸病机以郁为主要矛盾,郁必化热,热助病势。多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伴胆汗淤积、高胆红素血症。赤芍凉血行血,贵在畅流渠道,折其病势。正如李时珍所云:“赤芍药散邪,能行血中之滞。”实验证明:重用赤芍有利胆、解痉、保肝等作用。

2.久黄需活血,活血用赤芍

诸病黄疸,皆属于肝。初病在气,多实;久病入络,多虚。黄疸稽留不退,日久入沉血分,瘀阻络脉,郁而生热。虚、瘀、热成为久黄不退的基本病机。赤芍入肝经,微寒,性味平和,长于活血凉血、可大剂量运用而无克伤肝木之弊,于久黄不退者甚为合拍。现代医学证明赤芍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肝脏血循环。

3.黄疸多兼夹,赤芍贵配伍

临床中单纯血热血瘀证较少,多数常有兼夹

证,如阳明腑实证、热陷心包证、湿热证、寒湿证、心下停饮证、中焦虚寒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等。在重用赤芍情况下配伍相应的方药,可加速黄疸的消退。

4.黄疸分缓急,剂量有轻重

赤芍无毒,气味平和。动物实验证明赤芍半数

致死量为65g/kg,成人可用至150g。对于起病急,黄疸重,短期内黄疸指数上升迅速者,宜用重剂顿挫病势,对久病势缓,黄疸指数短期内变化不大者,宜量轻缓图收功,可用30~50 g。服药期间,应观察晨尿颜色之深浅,伴随症状之进退,定期复查肝功,以调节剂量。赤芍虽在黄疸治疗中屡见奇效,但并非适应于所有黄疸患者,特别是血虚发黄者不宜用之。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汪承柏重用赤芍治瘀阻黄

中草药2018-11-13
汪承柏重用赤芍治瘀阻黄疸经验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