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别名】映山红、迎山红、山崩子、靠山红(《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本品为杜鹃花科植物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 auric umL.的干燥叶。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东北及内蒙古等地。夏、秋二季采收,阴干。
【历史沿革】现行有净制(《河南》),切制法(《湖北》)。
【炮制方法】净制拣去杂质,抢水洗净(《河南》)。
切制揉碎(《湖北》)。
【成品性状】满山红:本品多反卷成筒状,有的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形或长倒卵形,长2~7.5cm,宽1~3cm;先端钝,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全缘;上表面暗绿色至褐绿色,散生浅黄色腺鳞;下表面灰绿色,腺鳞甚多。近革质。气芳香特异,味较苦、微辛。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止咳,祛痰。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与用量】25~50g;用40%乙醇浸服,6~12gc
【处方应付】处方写满山红、映山红等均付生品。
【炮制作用】使药物净洁,便于调剂和制剂。
【化学成分】主含杜鹃素,杜鹃乙素,金丝桃甙,萹蓄甙,杜鹃黄素,棉花皮素,杨梅树皮素,二氢檞皮素,东莨菪素,伞形花内酯,牻牛儿酮,薄荷酮,杜松脑,a-、8-、Y-桉叶醇,4-苯基丁酮-2-酮,焦牻牛儿酮,氢醌,香荚兰酸,对-羟基苯甲酸,茴香酸,没食子酸3-单甲醚,白桦脂醇等。
【贮藏与保管】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