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来源(《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草苈子9g,大枣8go
功效主治:清热泻肺,下气平喘。治肺痈初起,或痰涎壅盛之喘咳不得卧,胸满痛胀,一身面目浮肿,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方中葶苈子开泄肺气,下气平喘而排秽浊;大枣缓中补脾,安中以缓和药性,防葶苈之猛峻,泻不伤正。二药共奏泻肺利水,下气平喘之功效。
药理研究:能强心,利尿,平喘,祛痰。其中葶苈子能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血液循环,利尿,祛痰,平喘;大枣解药毒,解痉挛,缓和药性,镇静。
临床应用:本方主要泻肺中痰水。以痰涎壅盛,喘咳胸满痛胀,苔黄腻,脉滑数为据。有表证者,伍宣肺之药;肺有伏热者,合泻白散用;热痰壅盛,咳痰不爽者,伍桑白皮汤用;胸闷,痰多者,加苍术、厚朴、薏苡仁、杏仁;胸水、胸痛,咳喘苔黄,口渴者,加黄芩、鱼腥草、杏仁、桑白皮;胸痛者,加川楝子、郁金;胸水由结核病所致者,加甘遂、百部、夏枯草、蚤休根。用于肺脓疡,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中毒性肺炎,阻塞性肺气肿,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腔积液,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合并急性肺水肿,特发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继发感染等属痰涎壅盛者。
现代制剂:汤剂。
用量用法:水煎,一日一剂,分3次服。
使用注意:肺气虚者,应当禁用。
本方歌诀:葶苈大枣泻肺热,泻肺下气平喘咳,胸满痛胀身浮肿,舌苔黄腻滑数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