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来源(《医林改错》)
药物组成:桃仁24g,炙甘草15g,紫苏子12g,柴胡、木通、赤芍、大腹皮、陈皮、桑白皮各9g,香附、半夏、青皮各6g。
功效主治:活血理气,解郁化痰。治瘀血内阻所致癫狂证。症见哭笑不休,置骂歌唱,不避亲疏,或毁物伤人,气力逾常,不食不眠,面色晦滞,舌质紫暗,舌下脉络瘀阻,脉沉涩,
方解:本方为治疗瘀血内阻型癫狂的方剂。王清任指出:“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可引致癫狂”。方中主药桃仁破血祛瘀;辅以赤芍凉血散瘀,柴胡、香附疏肝解郁,青皮破肝气、消积滞,桑白皮肃降肺气、通调水道,大腹皮行水气,除胀满,陈皮和胃气、化湿浊。半夏、苏子降逆化痰,开通心窍;佐以木通清降心火而利水泄热,合大腹皮、桑白皮则畅气机而利水道;使以甘草调和诸药,避免破血、破气药之燥烈。合用活血逐瘀,行气祛痰。使气血畅顺,郁解痰消,心火下降,清窍开通,则心神自安,癫狂可愈。
药理研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消化系统,调节血压,润肠缓泻,利尿,抗细菌,抗凝血。其中桃仁抗凝血,润肠缓泻,抑制延髓呼吸中枢;赤芍对感觉中枢起镇静作用,抗炎,改善循环;柴胡解热,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香附、青皮、陈皮均能抑制和增强消化道功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桑白皮、大腹皮降血压;木通、桑白皮利尿;半夏镇吐,直接抑制咳嗽中枢,甘草解痉,镇痛,解毒,抗炎,抗免疫。
临床应用:酌加当归、红花、芎、生地黄、牡丹皮等,以增强活血散瘀、凉血消热之功效。用于阳性精神分裂症属血瘀气滞者。
现代制剂:汤剂。
用量用法:水煎2次,调匀,分3次服,一日一剂。
使用注意:阴性精神分裂症者不宜使用。
本方歌诀:癫狂梦醒桃柴附,青陈桑皮甘大腹,苏子赤芍本通半,血气痰阻癫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