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来源(《景岳全书》)
药物组成:当归、枸杞子各9g,乌药、小茴香、茯苓、生姜各6g,沉香、肉桂各3g。
功效主治:暖肝温肾,行气止痛。治肝肾阴寒所致少腹冷痛,疝气痛,下元虚冷,四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方解:本方治证乃肝肾不足,寒凝肝脉,气机郁滞所致。治宜暖肝温肾,行气止痛。方中主药肉桂大热,暖肝温肾,散寒止痛。小茴香暖肝散寒,行气止痛;辅以当归补肝养血,枸杞子补养肝肾,乌药、沉香行气散寒止痛;佐以茯苓渗湿健脾,生姜温散寒凝。诸药合用,温补肝肾以治其本,行气散寒以治其标,以温下元,散寒凝,畅气机,睾丸、少腹冷痛自愈。
药理研究:解热,镇痛,改善血液循环,抑制平滑肌痉挛。其中乌药、小茴抑制平滑肌痉挛,排肠积气,促消化,缓疼痛;肉桂扩张皮肤血管,促汗腺排泄,解热镇痛;沉香调节胃肠蠕动;枸杞子护肝保肝,提高免疫力;当归抗贫血,抑制平滑肌痉挛,茯苓镇静,抗溃疡,降低胃酸分泌。
临床应用:本方适用于肝肾阴寒,气机阻滞之少腹冷痛,疝气痛的方剂。以睾丸或少腹冷痛,畏寒喜温,舌淡苔白,脉沉迟为据。寒甚者,加干姜、吴茱萸,以温中祛寒;腹痛甚者,加香附,以疏肝行气止痛;睾丸痛甚者,加青皮、橘核,以疏肝理气;伴肾虚者,加淫羊套、补骨脂、巴戟
天;伴气虚者,加黄芪、人参。广泛用治疝痛,胃痛,虫痛,腹痛,痛经等症。用于疝气,睾丸炎,鞘膜积水,痛经,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肋间神经痛,男性不育,精索静脉曲张,腹股沟疝等属肝肾阴寒者。
现代制剂:汤剂。
用量用法:水煎,于饭前一小时分3次温服,一日一剂。
使用注意:本方是为阴寒偏盛的疝气而设。如因湿热下注之阴囊红肿热痛,则不宜使用。
本方歌诀:暖肝煎归乌药杞,小茴沉桂苓姜齐,肝肾阴寒疝气痛,少腹冷痛肢冷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