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来源(《景岳全书》)
药物组成:炒白术18g,炒白芍、防风各12g,陈皮9g。
功效主治:补脾泻肝。治肝旺脾虚,脾失健运所致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减,但不停止,每因情绪影响而发作,苔薄白,脉弦缓或弦细,右甚于左。

方解:本方病机为肝强脾弱,气机升降失常,脾失健运。宜泻肝补脾,解痛止泻。方中主药白术健脾燥湿止泻,白芍泻肝缓急止痛;辅以陈皮理气和中,防风散肝醒脾除湿。合用补土泻木,理气健脾,除湿止痛。
药理研究:解热,抗菌,抑制肠蠕动,解痉镇痛,利尿,助消化,止泻。其中白术利尿,促进胃肠分泌,其挥发油能缓和胃肠蠕动;白芍对胃肠平滑肌的张力和运动有松弛和抑制作用,二药合用,可减轻腹泻,解痉止痛。二药挥发油之镇静,可加强止痛效果;防风、白芍均能解热,能抑制大肠、痢疾、伤寒杆菌,有助于控制肠道感染;陈皮能增加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肠道积气,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临床应用:痛泻兼轻证外感风寒亦可应用。水泻日久者,加炒升麻、葛根、车前子,以升阳止泻;小儿腹泻者,加山楂炭、麦芽,以助消导;小便不利者,加滑石、车前子,以利水渗湿;脾虚较甚者,加党参、茯苓,以益气补中;发热者,加柴胡、黄芩;腹胀肠鸣其者,加枳壳、厚朴。用于消化不良,急慢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属肝旺脾虚者。
现代制剂:汤剂。
用量用法:水煎,一日一剂,于饭前一小时分3次服。
使用注意:方中防风辛散升浮,散肝之郁,可理脾引经,还可胜湿,而不在于解表。故用量不宜过大,量大则解表;伤食痛泻,泻后痛减;本方痛泻,泻后痛不止。
本方歌诀:痛泻要方白术重,炒芍陈皮与防风,肝旺脾虚致痛泻,培本抑木疗效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