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大青龙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浏览: 发布时间:2019-11-21 11:48:19

大青龙汤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麻黄18克,桂枝6克,炙甘草12克,杏仁9克,生姜9克,大枣10枚,生石膏30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方歌速记歌诀】

大青龙用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

太阳无汗兼烦躁,解表清热此为良。

【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主治】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寒热俱重,脉浮紧。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

【方论】本方为伤寒无汗,表邪不解,阳郁化热而形成表寒兼内热之证候。表寒不解,故见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等表实证;当汗不汗,卫阳被表寒闭郁而化热,阳热内扰,故见烦躁。此处之表寒与内热,二者病机虽然相异,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内在联系。所谓“不汗出而烦躁”之“烦躁”乃因不得汗出,阳郁不宣,非单纯表寒不解。因本方证为外寒兼内热,故不用麻黄汤,而用本方外解风寒、内清烦热、表里双解是也。

方中麻黄为主药,辛温发汗;桂枝助麻黄增强发汗之力,桂枝又有解肌祛风通络之功;生石膏清热生津,杏仁降气平喘,甘

草、枣、姜调和营卫,缓中益气。诸味相协,则外解风寒内清余热c

【医论】本方首载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伤寒来苏集》柯韵伯日:“此麻黄汤证之剧者,故加味以治之。诸证全是麻黄,而有喘与烦躁之别。喘者是寒郁其气,升降不得自如,故多杏仁之苦以降气。烦躁是热伤其气,无津不能作汗,故特加石膏之甘以生津。然其质沉,其性寒,恐其内热顿除而表寒不解,变为寒中挟邪热下利,是引贼破家矣。故必倍麻黄以发表,又倍甘草以和中,更用姜枣以调营卫,一汗而表里双解,风热两除,此大青龙汤之清内攘外之功,所以佐桂麻二方之不及也”

总之,本方为麻黄汤之变方,用治风寒外束,闭热于经,乃麻黄汤证见烦躁而病势更剧烈者,为解表清里、表里双解之发汗峻剂。

【验案】

邓x,男。身体素壮,时值夏令酷热,晚间当门而卧,迎风纳凉,午夜梦酣,渐转凉爽,夜深觉寒而醒,人室裹毯再寝。热多寒少,头痛如劈,百节如被杖,壮热无汗,渐至烦躁不安、日赤、11十,气急而喘,脉洪大而浮紧。此夏令伤寒已化烦躁之大青龙汤证。为书大青龙一方治之。生麻黄12克,桂枝12克,生石膏120克,杏仁120克,炙甘草9克,生姜9克,鲜竹叶15克。服药后,汗出甚畅,湿衣被,约半小时,渐渐汗少,高热已退,诸证爽然若失。

【研究】根据《中成药名方药理与临床》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1~92,陈奇:经药理研究证实,大青龙汤具有:①解热作用:对家兔实验性发热有较好的解热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但起效较慢;②抑菌作用:本方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③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大青龙汤的适合人群与禁

中草药2021-03-26
大青龙汤的适合人群与禁忌副作用-什么人不适合

丁光迪大青龙汤加味的配

中草药2021-03-22
丁光迪大青龙汤加味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姜春华大青龙汤的配方组

中草药2021-03-08
姜春华大青龙汤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大青龙汤的标准配方与用

中草药2021-03-04
大青龙汤的标准配方与用量-作用与功效

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的异

中草药2019-11-29
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的异同点与主要区别_功效鉴别与比较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