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浏览: 发布时间:2019-11-21 11:06:41

麻黄附子细辛汤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麻黄6克,细辛3克,附子3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午晚3次温服。

【方歌速记歌诀】

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两法彰;

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功用】助阳解表。

【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苔白、脉沉。

【加减】咳嗽者,加五味子;咽干痛,加桔梗;关节疼痛者,加桂枝、防风、秦艽、羌活;湿重便溏者,加薏苡仁、苍术、白术;腰痛者,加川断、杜仲、狗脊、木瓜;寒热夹杂出现口干,舌尖红者,加知母、白芍。

【方论】本方证为素体阳虚,或受风寒而致太阳少阴同病。少阴病,本为阳虚之证,应以无热恶寒为主,今见“反发热”脉又反沉。发热为太阳受邪;脉沉为少阴阳虚,故称表里同病,郎所谓“两感”为病。

外感风寒,法当发汗解表,但阳虚不能鼓邪外出。“阳加于阴谓之汗”,阳虚者,虽用发汗药,亦不可能见汗,可见“汗之不汗”之象,故又必须助阳扶正,所以本方证之治则为助阳解表,使之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

方中麻黄解表邪,附子温肾阳,细辛气味辛温雄烈,佐附子以温经,佐麻黄以解表,三药合用,于温阳中促进解表,于解表中不伤阳气。

【医论】本方为助阳发表名方。《伤寒贯珠集》尤在泾曰:

“此寒中少阴之经,而复外连太阳之证,以少阴与太阳为表里,其气相通故也。少阴始得本无热,而外连太阳则反发热。阳病脉当浮而仍紧,脉不浮而沉,故与附子,细辛专温少阴之经,麻黄兼发太阳之表,乃少阴温经散寒,表里兼治之法也。”《伤寒论类方》徐大椿曰:“附子细辛为少阴温经之药,夫人知之。用麻黄者,以其发热,则邪犹连太阳,未尽人阴,犹可引之外达。不用桂枝用麻黄者,盖桂枝表里通用,亦能温里,故阴经诸药皆用之。麻黄则专于发表,今欲散少阴始人之邪,非麻黄不可,现已有附子以温少阴之经矣。”

总之,本主证为太阳少阴表里俱病,又称“太少两感”证。表阳虚感受寒邪、表气初郁所致。本方为解表与温里并施之方也。

【病案】

张x,男,55岁。1990年3月10日初治。头痛,身痛,畏寒已2天。曾自服解热镇痛药及羚羊感冒片效果不显。查患者面色苍白,四肢不温,恶寒,时有战栗,小便清长,大便溏,苔薄白,脉沉细。处方:麻黄10克,附子10克,桂枝10克,细辛3克,生姜10克。2剂,水煎服,瞩热服,取微汗。

按:本证属卫阳不足,风寒之邪乘虚而人。且因解热镇痛药强发其汗,使卫阳益虚,虽用羚羊感冒片而药不对症,故改用本方助阳解表,服用1剂恶寒止,2剂诸症除而愈。

【研究】根据《中成药名方药理与临床》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0~121,陈奇:经药理研究证实,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①抗炎作用:本方对细胞膜具有稳定作用;②抗过敏:显著抑制嗜碱细胞的组织胺释放,抑制白细胞细胞液中脂氧合酶的活性;③抗氧化:本方不抑制吞噬细胞的代谢,故具有清除体内局部产生的活性氧的作用。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麻黄附子细辛汤2治疗哮

中草药2021-04-25
麻黄附子细辛汤2治疗哮喘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麻黄附子细辛汤1治疗哮

中草药2021-04-25
麻黄附子细辛汤1治疗哮喘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支气

中草药2021-04-06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支气管哮喘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小儿

中草药2021-04-06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

中草药2021-04-03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