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床·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原料】熟地黄20克,山茱萸肉、干山药各12克,泽泻、牡丹皮、茯苓各9克。
【制作】将上述药物捣碎,加水2碗,煎至1碗,取汁;再加水2碗,煎至1碗,取汁;合并2次药液。
【服法】每日1剂,代茶频服,服用时稍加热。
【作用功效】滋阴补肾。
本茶由地黄丸改名而成,补药与祛邪的药物同用是其一大特点。熟地黄甘温滋阴、滋肾填髓,在补肾阴同时配以泽泻甘寒渗利,宣泄肾浊,以防熟地黄之滋腻留湿。山茱萸肉酸温收敛,养肝涩精,在补肝阴同时配以牡丹皮清泻肝火,制约其温涩之性。山药甘平滋润,补脾固肾,在补脾阴同时配以茯苓甘平淡渗,渗利脾湿,以助山药健脾化湿之功。本茶补泻结合,以补为主,肝脾肾并补,以补肾阴为主。实验研究,对肾性高血压有明显降压和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并能控制尿蛋白的流失,提高血浆蛋白。本方是一味难得的补益茶汤。
【适用人群】①肾阴虚者,如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手足心热,或虚火牙痛、口燥咽干
等症。②阴虚体质的中年人预防衰老之用。③老年人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午后低热、小便淋沥、舌红少苔等保健服用。④作为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无排卵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之茶方。
【禁忌人群】①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慎用。②阳虚畏寒、大便溏泄者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