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内伤发热中成药有哪些?内伤发热中成药大全

浏览: 发布时间:2019-09-06 08:43:37

内伤发热

由内伤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所致发热,称内伤发热。若素体阴虚,或热证日久伤阴,或误用、过用温燥,导致阴液亏损,不能制火,阳亢乘阴,阴虚内热。若久病心肝血虚,或脾虚不能生血,或各种血证慢性出血过多,以致营血亏虚,阴衰阳胜,为血虚发热。过度劳累,饮食失调,导致脾胃气虚,或虚阳外越,或阴火上冲,或卫外不固,营卫失和,为气虚发热。情志抑郁,气郁化火,或恼怒过度,肝火内盛,为气郁发热。气滞不行,气虚不运,寒凝经脉,热邪熏灼,跌打损伤及血证出血,均可导致瘀血内结,气血不通,营卫壅遏,为瘀血发热。脾胃阳气不足,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留,久则郁而化热,为内伤湿郁发热。总之,若不是因外感所导致的发热,均属内伤发热的范围。西医的功能性低热,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均属内伤病,慢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所引起的发热,以及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皆可按内伤发热辨治。阴虚发热者,治宜滋阴清热;血虚发热者,治宜补益气血;气虚发热者,治宜益气健脾,甘温除热;阳虚发热者,治宜温补肾阳;气郁发热者,治宜疏肝解郁,清肝泻热;血瘀发热者,治宜活血化瘀;湿郁发热者,治宜宣化畅中,利湿清热。

(1)气血两虚证

症状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头晕眼花,身倦乏力,短气懒言,心悸不宁,面白无华,食少便溏,唇甲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选药首选人参养荣丸,以温补气血,强心安神;蜜丸,1次1丸,1日2次,温开水送服。若偏于气虚发热者,可服补中益气丸,以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蜜丸,1次1丸,1日2次。

(2)气血阴阳俱虚证

症状低热,头晕,乏力,心悸,口干,食少,腰酸,嗜卧,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选药首选龟鹿二仙膏,以温肾益阴,补气养血;口服,膏剂,1次15~20克,1日3次。并服河车大造丸,1次1丸,1日3次。

(3)瘀血发热证

症状午后或夜晚发热,口燥咽干,但欲漱水不欲咽,肢体痛有定处,或有肿块,面色萎黄或晦暗,皮肤粗糙,肌肤甲错,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选药首选血府逐瘀丸,以活血逐瘀,行气清热;蜜丸,口服,1次1~2丸,1日2次,空腹用红糖水送服。忌食辛冷,孕妇忌服。

★特别提示

内伤发热主要有劳倦、饮食、情志、瘀血、湿郁等因素引起。其基本病机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少数为高热。一般说来,内伤发热,大多迁延日久,病程缠绵,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治愈。阴虚、血虚、气虚、阳虚发热属虚证;气郁、血瘀、湿郁发热属实证或因虚致实,虚实夹杂。针对发热的病机进行治疗,是治疗内伤发热的根本原则。切忌滥用苦寒泻火之剂,否则,苦寒太过,损伤中阳,或化燥伤阴,反使病情加重。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归脾汤加减治内伤发热医

中草药2021-06-18
归脾汤加减治内伤发热医案、配方

一贯煎加减治内伤发热医

中草药2021-06-03
一贯煎加减治内伤发热医案、配方

班秀文脾虚胃滞,湿热蕴

中草药2021-03-13
班秀文脾虚胃滞,湿热蕴结之内伤发热,治用三仁汤合四苓散加减的配方组成

班秀文肝脾失调、肝阴不

中草药2021-03-13
班秀文肝脾失调、肝阴不足之内伤发热,治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方的配方组成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