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及用法】
令患者反坐于靠椅,暴露背部,在胸椎两旁或肩胛附近寻找大小如粟粒、红色或棕褐色的反应点。选好反应点(或膏肓穴),常规消毒后,取灯心草1段,一端浸蘸芝麻油或植物油1厘米长,点燃后,对准反应点速刺爆灸。此时可听到“啪”一声响,称为1次。灸处有轻微灼伤,须保持清洁,防止感染。一般5天后灸处结痂并脱落。每穴只灸1次,4~5天后再灸1次。在施灸治疗期间停用抗菌素和外用药。
【效果】
据辽宁省台安县中医院张云飞报道,采用本方治疗麦粒肿50例,痊愈44例,治愈率88%;显效6例,总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
杨某,男,45岁。右眼睑下外缘有一小硬块,色暗红,略有压痛。诊断为麦粒肿。当即在肩胛骨两侧见到粟粒大小的红色反应点6处,遂用灯心草逐处灸治。次日痒痛明显减轻;4~5天后再灸1次,痒痛消失而愈。
[陕西中医,1989;(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