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神农本草经》。为桑科落叶小乔木植物桑树Morus albaL.的叶片。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秋末至冬初经霜后采收。晒干,生用,炒用或蜜炙用。
【别名】铁扇子,家桑叶,枯桑叶,荆桑叶,桑椹树叶,桑树叶,黄桑叶,霜桑叶,冬桑叶,白桑叶,鸡桑叶,子桑叶,山桑叶,金桑叶,晚桑叶,老桑叶,双叶,双桑叶,童桑叶,神仙叶。
【商品名】冬桑叶:又名霜桑叶、晚桑叶、老桑叶。为晚秋至初冬经霜后采收的桑叶。以叶大而肥、色黄橙者为佳。
嫩桑叶:又名新桑叶。为春季桑叶茂盛时采收的桑叶。长于清肝明目。以叶大而肥、色碧绿者为佳。
【处方名】桑叶,霜桑叶、冬桑叶、双叶、双桑叶、炙桑叶、蜜桑叶、炒桑叶等。
处方中写桑叶、霜桑叶、冬桑叶、双叶、双桑叶均指生桑叶。为原药材去杂质生用入药者。
炒桑叶为桑叶用文火微炒,至深黄色取出摊晾入药者。
炙桑叶又名蜜桑叶。为桑叶用蜂蜜炙后入药者。
【注意】在目前药材商品市场上,下列同属植物的叶片,在不同地区也作桑叶入药,作用相同,药材通用。
鸡桑M.australis Poir., 分布于东北、华北、中南、西南等地。蒙桑M.mong lica Schneid, , 分布于内蒙古、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地。
华桑(又名葫芦桑) M.cathay axa Hems 1., 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果桑M.la eu iga taWa 11., 分布于西藏。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肺、肝经。
【功效主治】疏风清热,清肝明目。主治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头昏痛、咳嗽及咽喉肿痛;风热上攻或肝经实热引起的目赤、涩痛、多泪等证。
用量】6~12克。
【慎忌】风寒咳嗽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