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或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产于吉林、辽宁等地。春秋季剥取,晒干。生用。
【处方用名】秦皮。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涩。归肝、胆、大肠经。
【功效与主治】功效燥湿止痢,清热明目。主治湿热泻痢,带下证,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等。
【禁忌与不适宜人群】秦皮味苦、涩,性寒,故脾胃虚寒,胃虚少食者忌用。《本经逢原》曰:“胃虚少食者禁用。”
【临证应用注意事项】
1.秦皮性寒,故肾阳虚衰等证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2.秦皮味苦,长期服用容易损伤脾胃,慢性肠炎,慢性腹泻等疾病患者,不宜大量久服。
3.秦皮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故婴幼儿及老年患者忌大量长期服用。
4.秦皮对心脏有抑制作用,故心功能不全等心脏病患者不宜长期服用。
【用量用法】一般用量6~12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临证用药体会】秦皮苦涩而寒,既能清热解毒,燥湿止痢,又能清肝泻火而明目,故常用于治疗湿热下痢及目赤肿痛等。对湿热下痢、里急后重,常配伍白头翁、黄连、黄柏等;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可与黄连、竹叶等配伍煎汁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