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鸡肠菜、破铜钱、野芹菜、地钱草。
【生长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纤弱线长,匍匐,平铺地上成片,秃净或近秃净;茎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圆形或近肾形,基部心形,裂片短,钝齿,上面深绿色,下面绿色;叶柄纤弱,伞形花序与叶对生,单生于节上,苞片倒披针形,伞形花序。4~5月开花,绿白色,花无柄或有柄;萼齿缺乏;花瓣卵形,呈镊合状排列,双悬果略呈心脏形,分果侧面扁平,光滑或有斑点,背棱略锐。夏、秋收集全草,晒干。
【分布地区】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江苏、河南、辽宁等地。生于路旁草地较湿润处。

【药性功用】味苦、辛,性寒。清热,利尿,消肿,解毒。
【灵验偏方】
偏方一:
方剂:天胡荽10克,凤尾草10克,木贼10克,车前草10克,益母草15克,丹参15克。用法:水煎服。
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偏方二:
方剂:天胡荽15克,九里香叶15克。
用法:共研细粉,加醋250毫升浸泡,取药液含漱;或用鲜品捣烂塞于患处。
主治:小儿牙疳,牙痛。
偏方三:
方剂:鲜天胡荽15克,紫苏叶3克,陈皮1.5克,葱头2只。
用法:水煎服。
主治:小儿感冒气喘。
偏方四:
方剂:天胡荽、黄芩各等量。
用法:共研细粉,用冷开水(或茶油)调匀涂患处。
主治:小儿湿疹,脓疱疮。
偏方五:
方剂:鲜天胡荽适量,加食盐少许。
用法:捣烂取汁,含患处慢慢咽服。
主治:扁桃腺炎。
偏方六:
方剂:鲜天胡荽100克,岗梅根3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急性咽喉炎,扁桃腺炎。
偏方七:
方剂:鲜天胡荽60克。
用法:捣烂绞汁,调蜜糖,炖温服。
主治:痢疾,热淋。
偏方八:
方剂:鲜天胡荽30克,鲜墨旱莲25克。
用法:捣烂,加生盐少许,用开水多次冲服。
主治:小儿风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