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药艾条的作用功效、组成成分与现代应用

浏览: 发布时间:2019-08-26 21:40:12

【历史来源】经验方。

【药物组成】

艾叶桂枝高良姜广藿香降香香附白芷陈皮丹参生川乌雄黄

【功能】行气血,逐寒湿。

【作用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肌肉酸麻,关节四肢疼痛,脘腹冷痛。

【剂型规格】药条,每支约重29.6克。

【用法用量】外用,直接灸法,一次适量,红晕为度,一日1~2次。

【现代应用】艾灸百会穴为主治疗内耳眩晕病(美尼尔氏病)225例,方法:剪去局部头发,涂沫少许凡士林,将艾绒搓成细花生米大小艾炷,置百会穴上(若伴左耳鸣,取穴偏左半厘米,反之偏右半厘米),用线香点燃,若耐痛力差,术者可用手指呈叩诊姿势,在百会穴周围呈轻叩击,缓解疼痛,延长灸灼时间,待患者3次呼痛时,将艾炷压灭,除去余烬,换上艾炷再灸,反复进行,待患者头晕消失,恶心停止,方可停灸。一般约需灸50~70壮,需一小时左右,施灸后,针刺足三里,用泻法引火下行,可防灸后头痛,结果治愈201例(眩晕症状消失,恢复工作),好转54例。

艾灸治疗霉菌性结肠炎59例(白念珠菌及其他念珠菌侵犯消化道),将陈艾叶、细辛以10:1混合捣绒,搓捏成圆锥状,高和底直径约2厘米,采用无瘢痕直接灸,先将施灸穴位涂以少量京万红软膏,增加粘附作用并防烫伤,再放上艾炷点燃,当艾炷燃剩2/5左右,感到疼痛时,更换艾柱,每穴五壮,以局部皮肤红晕为度,每次灸一次,10次为2个疗程,第二疗程结束后,复查粪便,霉菌阴性者停灸,阳性者继续施灸。结果:1~5个疗程痊愈32例(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正常,粪便镜检3次霉菌均为阴性),显效19例(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正常,镜检霉菌时为阴性,时有少许),好转8例(临床症状减轻,大便每日3次以下,霉菌仍为阳性)。

艾条灸治疗五更泻,用艾灸关元、命门、脾俞、肾俞、大肠俞、腹痛加天枢,每穴约灸10分钟,每日1次,6次为1疗程,治疗12例,治愈10例,有效2例。亦可用于因肾虚所致小儿遗尿、脱肛等。

用香附粉外敷神阙,加艾条施灸神阙、天枢、足三里,治疗小儿慢性腹泻,治愈12例。方法:制香附50克研末,加米醋调成干糊状,做成小饼,:用纱布包裹,待小儿入睡后外敷神阙,每次4~6小时。白天艾条施灸神阙、天枢、足三里,每穴10分钟,每日3次,轻者一日,重者2~3日即愈61。又用艾灸百会穴治疗小儿脱肛,方法:抱患儿正座位,医者站在后面,先按摩百会穴,有热感后再生姜一片,贴百会穴上艾灸2壮,日一次,连灸3~5天。

灸贴治疗哮喘,三伏日,一般于初伏、中伏、末伏进行,连续3年。取大椎、风门、肺俞、膏肓,以鲜老姜片(约2分厚)贴在上述穴位,每穴用如黑豆大艾炷灸3~7壮,灸至皮肤红为度。然后贴药:芥子、细辛各21克,延胡索、甘遂各21克,研末,加少量面粉用生姜汁调煮成膏,分摊在7张5厘米2的油纸上,贴在以上灸过的穴位,用胶布固定2~4小时取下,贴后皮肤有泡,观察340例,痊愈(症状消失,观察2年未复发)87例,显效106例,有效118例,无效29例。

艾灸与红外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45例,前者有效率94.3%,后者83.5%,艾灸组疗效比红外线组好。

小艾炷实按灸治“一点痛”,“一点痛”指自觉身体某一局限部位深部疼痛,其范围小如针尖,大如指腹厘米,多呈酸痛、钝痛或胀痛。与一些疾病中出现的穴位压痛(反应点)不同,压痛点一般部位较浅表,且随主病的好转而疼痛消失。本症却多不伴全身疾病而独立存在,常年累月,影响工作与生活。用小艾炷实按灸治8例,效佳。方法:找准痛点,用蓝笔标记,视痛点大小选取艾炷,大者如半粒蚕豆,小如麦粒。将艾炷置于标定的痛点上,用卫生香点燃炷顶,待艾炷燃至2/3或病人呼烫时,用压舌板按压艾炷使灭,每次灸3~5壮,隔日一次,以不起泡为度。若不慎起泡,小者勿需处理,大者可刺破水泡,涂以龙胆紫,待痊愈后可再灸,结果:灸1~5次全部治愈。

艾薰足治疗胎位异常,治骨盆发育无畸型的胎位异常孕妇(初孕154例,经产358例)。妊娠7~9个月者370例,9个月以上足月临产(其中超过预产期12天未产者一例)142例。方法:孕妇半仰卧位,缓带自持,一下肢屈膝,自然下垂着地(膝略低于髋关节),另一下肢伸膝并低于髋关节30°左右自然放斜(舒适为宜),取点燃艾条薰疗伸直膝之足15~30分钟,一日一次,左右足调换体位薰疗。薰疗时孕妇感觉薰疗之足温烫舒适,宫内胎儿翻动力增强,翻动次数增多者佳(孕妇无痛苦感)。艾条制法:取熟艾(陈艾)500克左右,木杵捣熟,去渣淬,取白者,再捣,至揉烂如绵为度,俗称艾绒,再用易燃纸括卷其艾绒,制成直径一厘米左右粗壮艾(如制香烟状)备用。结果:显效354例(治1~3次,胎位转为正常,产时顺产),有效156例(治4~7次胎位转为正常,产时顺产),无效2例次以上胎位未转正常,或正常后临产胎位复异常者),总有效率99.61%。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111例。用间接灸至阴穴(足小趾甲根外一分),皮温保持40℃左右,日一次,每次20分钟,结果71例成功。

1959年上海第二医院金秋平用艾灸法治疗臀位3例,均有效。广州第三人民医院治胎位异常82例,结果71例成功。

艾炷灸瘰疬穴治淋巴结核,将艾炷置姜片上,取胫部外侧之3个瘰疬穴,每穴一炷,连续3壮,至有水泡产生。

艾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艾灸疗法善在益气强健,通经活血。取肝俞、脾俞、大椎、至阴、足三里和期门、章门、中脘、膻中、石子头(太渊上3寸)2组交替。麦粒灸(每壮艾炷约1.5毫克)每次7壮;隔饼艾,艾炷重2克下衬附子饼及脱脂棉,每次5壮,隔日一次,与垂盆草冲剂15~20克,1日3次治3个月对照,结果:艾灸疗法可缓解慢乙肝的主要临床症状。

艾灸治疗荨麻疹,灸神阙、大椎、血海、曲池,用隔姜灸,获效。

用艾灸治疗3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发现;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抗体依赖细胞活性与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结合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且两者之间有明显高于的相关性。经艾灸治疗后,两者都显著下降,并仍保持相关性。提示艾灸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很可能与其降低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和K细胞活性的作用有关。

用艾灸治疗湿热淋(尿频,尿急,尿痛),灸中极穴、关元穴获效。

用艾制成艾枕、艾袋、艾垫治疗风湿性头痛、脐腹冷痛,足癣获效。

用艾灸治化疗引起白细胞降低114例,取得较好疗效)。

用艾灸治疗止痒灸阿是穴治疗神经性皮炎,湿疹,获效。艾条灸治疗褥疮38例,效果满意31。艾灸治疗虚寒型臁疮33例,获效。

艾灸治疗耕牛不孕症,疗效可靠。

【基础研究】灸法补泻的研究:上海陈大中对32例高血压灸法泻法,“疾吹其火”,结果26例血压下降,有效率81.25%。对26例低血压用艾灸补法,“毋吹其火”,结果血压均上升,有效率100%。李志明艾炷灸泻法治带状疱疹,一般3~5天治愈。艾炷或艾条灸泻百会穴,治疗急性神经血管性头痛,止痛效果显著,脑血流图也有明显改善。用艾炷灸泻法治肠炎多一次即愈。治痛经、止痛效迅速;用艾炷灸补阴陵泉、绝骨穴治风寒性坐骨神经痛,补肩髃穴治疗肩周炎,补商丘穴治脱肛,灸耳尖穴用补法治目生云翳,温和灸治冠心病,都取得好疗效。

若用艾火补、艾炷燃着后,不可吹其艾火须等待它慢慢地自灭;若用艾火泻,艾炷点燃后,必须吹旺其火,使其迅速燃烧,很快熄灭,随即加上艾炷再灸)。

艾灸为传统防治疾病方法,《灵枢·官能篇》谓:“针所不为,灸之为宜”。《医学入门):“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动物实验证明,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时P-P间期为指标并与凡种不同电热灸的效应相比较,结果艾灸与3种电热灸(电烙灸、电炉丝灸、石英灯灸)一样,都能使动物模型因急性心肌缺血所造成的影响受到抑制,却能使P-P间期不象对照组那样延长,说明3个电热灸组的效能和艾灸组大致相同。

日人用艾灸治疗丙烯酰胺所致大鼠末梢神经炎的实验研究证明,用丙烯酰胺后引起以髓磷质为中心的有髓神经变化,施灸于大肠俞或肝俞均有所改善。

针灸至阴穴对家兔在体子宫运动实验显示,艾灸双侧“至阴”穴,一般在施灸后数分钟可看到大部分家兔的子宫运动加快,紧张性增高,反应的潜伏期较长。

艾灸对小鼠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实验表明,艾灸大椎穴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均有增强作用,而对免疫功能正常小鼠腹腔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也有增强作用,但对腹腔细胞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却不明显。

艾灸百会、天窗对偏瘫患者脑阻抗血流图效应的对比观察,结果表明艾灸百会、天窗穴后可以改善脑部的血管弹性,增加脑部血容量及循环血量,无论是从反映脑部血管弹性的指标和脑部血容量指标,施灸侧的改善则明显优于未施灸侧,而血容量偏低部位的改善又较偏高部位明显,表明艾灸对于脑部的血容量也有调节作用。

艾灸家兔“人中”对微循环影响的实验表明,30分钟艾灸“人中”的刺激,对微循环障碍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停止刺激后,其改善微循环作用有所减弱。

艾灸对老年小鼠红细胞膜流动性及血清过氧化脂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年小鼠红细胞膜脂流动性显著下降, 艾灸可显著提高老年小鼠红细胞膜脂流动性和血清LPO水平 。艾灸对感染EF HV大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明显增强作用。感染组与针灸组比较,吞噬百分率有明显差异。

艾灸“烟薰”作用的抑菌效应,结果表明,艾卷的“烟”是细菌生长时杀菌作用的基本和唯一的因素;“烟薰”作用时间长杀菌作用强,故延长艾灸时间对杀灭细菌有重要意义;艾卷的杀菌、消毒作用为临床上常见的化脓性炎症、外伤感染、皮肤细菌损害、带状疱疹、上呼吸道感染等治疗效果提供了理论根据。

高良姜对缺氧和受寒小鼠研究表明,给小鼠灌服高良姜醚提取物和水提物都能延长断头小鼠张口动作持续时间和KCN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 高良姜醚提物还能延长常压密闭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和减慢机体耗氧速度,其水提物能提高小鼠在低氧条件下的氧利用能力。

降香的中枢抑制作用,降香有理气、活血、行瘀、定痛的功效。实验证明,降香乙醇提取物有减少小鼠自主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提高小鼠痛阈,对抗电痉厥和烟碱痉厥的作用)。

【注】无烟灸条,主要组成用艾叶炭,,功能温经散寒,驱风活络,活血止痛,外用可灸治风寒湿痹,痿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部所载本品处方中无雄黄。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药艾条孕妇、小孩儿童能

中草药2019-12-27
药艾条孕妇、小孩儿童能吃吗_副作用、用量

药艾条的新用途_临床应

中草药2019-09-02
药艾条的新用途_临床应用、组成用量与禁忌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