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来源】经验方。
【药物组成】
橘红胆南星防风竹叶茯苓僵蚕甘草金银花桑叶连翘麻黄薄荷蝉衣山川柳赤芍川贝母杏仁羌活牛蒡子牛黄冰片羚羊角粉麝香珍珠琥珀等。
【功能】清热解毒,宜肺透表,祛风化痰。
【作用功效】用于小儿时疫感冒,瘟毒初起,风痰过盛,头痛高烧,流涕多泪,咳嗽气促,急热惊风,烦躁口渴,麻疹初期,疹出不透。

【剂型规格】糊丸剂,每粒重0.12克,每瓶装5粒,重0.60克。
【用法用量】口服,3岁以上一次5粒,3岁以下酌减。一日2次,芦根水或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避风寒,忌生冷油腻食物。
【现代应用】本品常用于治麻疹疹出不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高热不退,里热炽盛引起的急热惊风等症。如:
疹出不畅麻疹出疹期,壮热咳嗽,口渴烦躁,为里热炽盛,营卫不和,阳气郁闭,毒邪不能从肌肤发泄,致皮疹透发不利,隐伏难出,或疹出而早没,若不及早解毒透疹,清热解毒,则会发生麻毒闭肺等逆证。
感冒高热,急热惊风表现为汗出不解,面红目赤,鼻流黄涕,咽喉红肿,呼吸急促,口渴饮冷,烦躁不宁,甚至突然痉厥抽搐,牙关紧闭,舌红苔黄、脉弦数,西医诊断为高热惊厥有以上表现者。
【基础研究】本方牛黄、金银花、连翘、竹叶、赤芍清热凉血解毒;麻黄、防风、羌活、桑叶、薄荷、蝉衣、山川柳、牛蒡子解表祛风,宣肺透疹;琥珀、珍珠镇惊安神;麝香、冰片芳香辟秽,开窍通络;羚羊角、僵蚕凉肝熄风;川贝母、胆南星、橘红、杏仁、茯苓化痰止咳,降逆平喘;甘草解毒,并调诸药。全方配伍具有清热解毒,解表透疹,化痰熄风的功效。对于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致高热或因高热欲惊者用之能降温镇惊,民间常用鲜芦根煎水送服以透发麻疹。
蝉蜕不同部位的药理毒素作用及成分比较,蝉蜕止惊、镇静、退热作用实验研究表明:蝉蜕各不同部位均含有氨基酸,蝉蜕整体的药理作用最强,安全范围大,以整体入药是可行的。蝉蜕头足的安全范围亦大,药理作用较弱,这与其所含成分的量有关。蝉蜕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表明蝉蜕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抑制作用,以及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可视为蝉蜕散风热、退翳、止抽搐、解痉、治风疹的药理基础〕。蝉蜕醇提取物中枢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蝉蜕醇提取物能拮抗士的宁引起的惊厥,延长破伤风毒素所致的惊厥小鼠的存活期,但不能拮抗戊四氮引起的惊厥。蝉蜕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镇静作用,与巴比妥类药物有协同作用。蝉蜕醇溶水溶部分有弱的解热作用。黄羊角、山羊角、绵羊角、鹅喉羚羊角与羚羊角的镇痛及对平滑肌药理作用结果,五种角类具有镇痛作用‘。
麝香对离体家兔肾髓质环氧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用麝香醇溶成分甲醇再提取物与离体家兔肾髓质环氧酶、花生四烯酸液共同温育, 分析前列腺素产物(PGE、PGF) , 期间观察了该药对环氧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每毫升反应液中药物的剂量为400~1600微克时, 可显著地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成PGE、PGF(均P<0.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