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来源】明·龚信《古今医鉴》卷十三,原方加味。
【药物组成】
大黄牵牛子(炒)槟榔人参朱砂
【功能】消食导滞,祛痰,通便。
【作用功效】用于小儿停食停乳,痰盛咳喘,腹胀便秘。
【剂型规格】散剂,每袋装1.2克。
【用法用量】口服,散剂1岁以内一次0.3克,1~3岁一次0.6克,4~6岁一次1克,一日1~2次,或遵医嘱,空腹蜜水调服;蜜丸按说明书或遵医嘱服。
【注意事项】忌食生冷、油腻、腥膻等物;脾肺两虚及患慢脾风者勿服;每次用量虽少,方中多有猛烈之品,宜中病即止,不宜多服。
【现代应用】本品为攻补兼施之剂。多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停食、积滞,多因饮食不调。临床表现为腹胀、便秘、呃逆、嗳气、烦躁、手足心热、矢气多、大便恶臭、食积泄泻、咳喘痰鸣、舌苔黄厚、脉象滑数。有报道本品治疗新生儿呕吐,疗效满意。治愈先天性肠梗阻1例。
本方加味治疗小儿肺炎获得良好的疗效,有记载者12例,均有发热、咳嗽、喘促,X线肺部显示点片状阴影,结果:9例痊愈,2例退热后未来诊,一例合并麻疹转院。对风邪化热,壅遏于肺,咳嗽气喘,用五虎散(麻杏石甘汤加绿茶)疗效较好,与一捻金合用疗效更显著;又有报道本品治疗实性哮喘200例,结果痊愈89例,好转66例,有效率77.5%;治疗小儿肺炎69例,河北保定地区医院李淑婵用蜂蜜调服一捻金治疗小儿肺炎69例,其中发烧51例,咳嗽69例,喘憋62例,紫绀35例,肺内弥漫性罗音63例,胸透或胸片肺纹理增粗或有小片状阴影或肺气肿54例。治疗方法:用生蜂蜜调一捻金(大黄、牵牛子、槟榔各等分共研细末)成稀粥状口服,2~6个月服0.6~1克,6个月~1岁服1~1.5克,1~3岁服1.5~2克,3~6岁服2~2.5克。喘憋严重或伴心衰,暂不能服药者短期~3天)用抗生素等,治后收到良好效果,痊愈63例,好转6例,作者据小儿食乳不知自节,多为饮食所伤,脾胃积热,病郁肺气之理,临床上遇小儿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里热痰实壅盛者,用此治疗能清泻气分实热、降痰开闭消积通腑而不伤正气。蜂蜜还可润肺滑肠,通便解毒。
此方尚能治小儿温热,高烧不退,发生抽风及癫痫实证均有一定疗效。
治疗幼驹肠阻塞6例,疗效甚好。
【基础研究】方中大黄导积滞、通便、清肠热,牵牛子消水祛痰,槟榔消食积行气滞,三药配合消食化痰,清热通便。配用人参补元气,助脾胃,增强消化之功能,并防止攻伐太过,以朱砂使其安神镇静,诸药消食导滞,泻热祛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