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知母6g生石膏30g甘草6g粳米一匙人参9g上味,以水1000ml,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100ml,日3次。
【功效】清热生津,益气养阴。

【主治】
主证:中暑,身热,汗出,恶心,尿赤;白虎汤证面又有烦渴,饮水不解,脉芤者。
副证:或时进恶风,或舌燥而背微恶寒。
【临证加减】
1.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以山药代粳米,取山药既能补脾阴,又可防石膏过寒而伤中气。在本方中,有时以野党参代人参,或元参代知母,或生地代知母,此皆师其法而变化其方之用也。
2.白虎汤及白虎加人参汤临床运用体会:认为白虎汤之使用机会为“表邪已解,内热已炽,而里实未结者”。一般以烦热、汗出、口渴、脉洪大滑数有力作为用方根据。但如内热郁积过剧,则反出现手足厥冷,然试触胸腹仍必灼热,试诊两脉仍必滑利,更参之以面红目赤,口干舌燥,烦热欲饮等症,热厥之诊断可无疑问时,仍以白虎汤治之;如仅为内热而厥冷时,应以烦热、汗出、口渴、脉洪大滑而有力等为用本方指征;内热郁积过甚,出现神昏、谵语、遗尿等神经系统症状,而无腹满痛,燥结不大便的承气汤证者,亦可应用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之使用机会与白虎汤相比,为汗出过多,渴饮更剧。表邪不解,为白虎所忌,但临床上有轻度的恶风或恶寒与烦热、汗出、口渴、脉滑同时存在时,仍可用白虎汤。另外,有的消渴证患者体温正常,或仅有热感,无大热、大汗等症状,也无典型的洪大滑数脉象,这时根据患者异常口干、强烈的渴感和大量饮水等证候,应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中医杂志,1964,(11):22]









